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六百八十二章 科技進步歲月舉

馬皇后用手摸摸玻璃表蓋,又趕緊用袖子蹭蹭。

其他人只能看著,下丘村只做出來兩個,里長都沒有,必須等工匠到了學會後才分自己。

朱元璋把懷錶收好:“大表,還是叫落地鍾吧!鐘聲報時,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的報時鐘。”

朱元璋不想避諱了,鍾就鍾唄!一說大表感覺不舒服,叫表沒錯,華表也是表,能看時間的。

“陛下好學識!”里長表示佩服。

“咱自己人不要互相吹捧。先造出來一千五百口落地鍾,給各縣送去,打完和林咱大明的縣就多了,原來一千三百四十六。

官員才四千五百左右,加上州府的各官職,一個縣不到三個真正的官員,好再給咱又弄了些之前的官員。

把鍾放過去,讓打更的人方便計時辰,縣城總要準一點,其他的村子湊合著吧!

等以後多了,給各地裡長管著。咱又怕有人偷和搶,到時候收拾里長,里長也冤枉。”

朱元璋知道大的好造,小的難度高之後,先考慮為每一個縣送過去一口落地鍾。

說是給更夫用的,其實他決定放在衙門口,派人管著,晚上點燈籠照亮。

百姓路過正好能夠看到時間,感受下大明的技術優勢,自豪不?驕傲不?

“陛下,手錶也要有,打仗的時候各部隊用來協調作戰時間,無須再以什麼為號,更不用自己掐算時間。

作戰之前先對錶,時間一到,多個戰線同時發起攻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里長提醒,這是憨憨說的,現在的更夫打更,其實就是那麼個意思,有的相差兩刻鐘。

晚上陰雨天,蠟燭不準了,沙漏、水漏也不準了,沒辦法,有誤差。

不陰天,更夫會看星星,不同月份的星星不一樣,北斗七星,勺子的尾巴方向是一種,然後北極星升起和運行的時間又是一種。

加上三星,即福祿壽,西方體系的獵戶座參宿一、參宿二、參宿三。

不過中華有中華的體系,沒有星座,這就是文明底蘊。

測量天文地理的手段,記載四季變幻,包括作物的種植,古代沒有這樣體系的國家,何來文明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