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丹青店中有答問

  他已經決定,找機會好好感謝里長救父之恩,再不敢因自己是讀書人就看不起下丘村的人了。

  朱標根本沒去管其他人,護衛看著即可。

  他笑著詢問里長:“中秋回村,村子可有變化?”

  “回太子問。下丘村有變亦無變,變者,作物知秋,或熟或長;鳴蟲知秋,或隱或消。而人之壽,不為一春一秋,雖時日漸增,卻不覺。

  若曇花一現,只在剎那;人當日不為,卻待明朝。村民感念花開花落,時不待我。故,明日勤勉依舊,是為不變。”

  里長回答,他跟憨憨每日學習,不可能用簡單的話回答太子:沒啥兩樣。

  “好!不變者,勤勉依舊;變者,四季輪收。變者,日出日落;不變者,日落日出。”

  朱標聽明白了,不管是草木、人蟲,還是人,每天其實都在變,不應該變的是努力的心和認真做事的志。

  王樹在那邊猛然抬頭看里長,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微微張開,嚇到了。

  這就是自己以讀書人身份瞧不起的存在?自己說不出這樣的話。

  “殿下所言甚是,草木與人,皆處變中。”里長附和。

  “那草木與人有何不同。”朱標再問。

  “草木受人之意而變,人不受草木之變而移志。是以下丘村作物因人增產,人不因作物耗肥而少食。

  人之事,在於傳承、學習、思慮。尋天下萬物之源,循之、改之。

  《禮記》有云: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

  其少烹飪之法矣!少鹽用矣!後人得鹽,方增滋味。

  遂撿海石得鹽以用、刮巖得鹽以用、抽滷煮鹽以用。

  又如水田缺肥,以磷石、苦鹽用之,作物茂盛。尋根問源,之後改變,人之不同。

  以器翻田、以牲牽之,乃制器之技、圈養之技,以萬物為己用,人之不同。”

  里長繼續回答,告訴太子人最厲害的地方在乎研究東西,改變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