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四寶之店另用途

  夏天的時候用紗窗,給免費的綠豆水。

  趕上陰天,更是安排琉璃燈照明。

  看著實在太窮的讀書人,給點鹹菜和米飯、饅頭,就著湯吃。

  改成圖書館,保證營收平衡,不指望拿它賺錢。

  里長說完吃飯,朱樉思考著也吃飯,一直到他吃飽,他還是發呆的狀態。

  ……

  翌日,大家繼續重複昨天的事情,朱樉開始叫府裡的人印書。

  目前有木活字印刷、錫活字,泥活字不流行,銅活字還得等,鉛活字同樣沒有。

  錫活字在北方不能用,否則好不容易做出來一堆大大小小的錫活字,冬天一到,所有的活字全碎。

  那麼南京其實也不怎麼願意用,天知道哪一年冬天突然氣溫就變得很低。

  只有木活字最流行,要麼雕版印刷。

  朱樉要木活字,里長說的,以後印書的話,有些四書五經的註釋萬一有所不同,雕版會廢板。

  關鍵還得賺錢,怎麼也要讓圖書館養活自己,不拿其他的產業進行補貼。

  木活字需要的木頭材質要求高,紋理細膩、不易變形、好雕刻。

  正好中都修建停了,大家跑來修南京的皇宮,要工匠有工匠,要木頭有木頭。

  朱樉給親爹寫封信,要,說明是為了印書,但他不說是要讓沒錢買書的讀書人有個讀書的地方。

  他準備給父皇一個驚喜,不能白挨踹。蘇丹小說網

  朱元璋同意,刻一些字、用一點木頭,不費什麼工夫。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朱樉開心把這個事情說給里長聽:“父皇親自安排人手,你說的銅活字不好辦,咱不能毀錢,除非有銅礦,自己採。”

  “秦王殿下有采礦的人手?銅礦,有。”

  里長知道當下礦可以隨便採,不過採完了最好賣給官府。

  下丘村採了賣給誰?當然自己留著用,做銅活字,關鍵採礦的人如何找。

  “僱人划算不?”朱樉同樣愁幹活的人,府裡的人不能跑去刨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