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三十七章 里長暴露懂高人

  李知縣對其點點頭,趕緊轉移話題,指著田。

  宋知府快走幾步看作物:“本以為麻會與稻爭肥,不曾想,水稻長勢更好。”

  同知附和:“確實比尋常稻田的秧子壯,可惜是黃麻,不能做衣服。”

  里長立即介紹:“苧麻不適宜跟水稻同一時候種,苧麻要麼是深秋過冬,要麼是晚春。”

  “原來如此,宜長思慮周全,可是有人指點?”同知隨意一問。

  “自己瞎琢磨的,只因去年水田中有幾株黃麻生長,瞧著不錯,便試一下。”

  里長把主意說成自己出的,憨憨絕對不能暴露。

  大家小心地走在田埂上,水還流著呢,不小心踩下去,一腳泥。

  種水稻就是這麼麻煩,每天要看水,不能是死水。

  分水渠在各個田格處有個小口子,田格子再有個小的出水口。

  稻田在翻耕和分格時,就保證高低有序,不是平的,平的會積水。

  跟衛生間一個道理,最後所有的水會流向下水口。

  包括需要在壟溝灌水的其他作物地,必須有坡度。

  府裡的官員看得認真,可不是做做樣子,也沒人為他們鋪地毯。

  官靴上很快出現泥,有官員在里長徵求同意後,還脫掉靴子和筒襪,進到田裡十幾米的位置拔出來兩株水稻和黃麻。

  他要帶回去跟別的田裡水稻和黃麻比一比,好的話明年推廣。

  走過水田是棉花田,下丘村不分戶,一律集中種植,方便管理。

  棉花田擴大一倍,麻不單獨種了。

  “你這棉花長得比別處好,一眼便能看出來。”方才下水的官員給出評價。

  李知縣在旁開口:“下丘村的棉花田有去年河道清淤的淤泥。”

  “這樣就能讓棉花長得好?哦!”官員似乎懂了。

  里長可不想讓對方學廢了,趕忙說:“村裡的棉花是移苗種植,不是播種,採用三份開水一份涼水泡種子,再拌上草木灰。”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操作這麼細的嗎?

  宋知府指著遠處的水田:“像種稻子一樣,先育苗?”

  “對,種子必須要成熟,才能那麼泡,不然就完了。”里長補充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