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作夢的懶蟲 作品

第481章 真正目的,造神

 沒辦法,兵主的功績太大,將他評為亞聖,那會把亞聖的門檻拉高,接下來就不好選了。 

 同時,有瑕疵的,何止是兵主一位,禹皇也有瑕疵。倒不是他本人有問題,而是出在他兒子夏啟身上。 

 禹皇一心為公,堪稱完人。可奈何生了個好兒子夏啟,變公天下為家天下,使得禹皇晚節不保,生生從聖皇跌落成聖王。 

 只是禹皇功績太大,人們強迫自己忽略夏啟,仍稱其為禹皇,或者是大禹,少有人稱他為禹王。 

 若只是因兵主有瑕疵,就把他排出聖人之列,那同樣有瑕疵的禹皇又該如何?綜合考慮,還是把兵主放入聖人之列,這樣能省掉很多麻煩。 

 “聖品已定,至於順序,我們就不考慮了,交予聖地來確認。我等後人,擅自評選聖人,已是大不敬,再為其排序,就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不是確認好人選就完事的,名字的前後順序也很重要,誰排第一,誰排第二都有講究,現在的人很看重這個。 

 姜黎不想因為這個問題,繼續一看眾人爭吵。所以乾脆把此事推給聖地,讓他們去煩惱。 

 “黎侯說的是,我輩後人,豈有資格對先賢指手畫腳?” 

 在場的眾人,也不想因為這個問題爭執,樂得把難題交給聖地。因為排序這種事搞不好,真的是會得罪人的。 

 反倒是交給聖地,讓那些先賢去排,不僅更有說服力,還能省掉很多的麻煩。 

 “接下來是亞聖,我提議倉頡,所謂文以載道,若無倉頡造字,豈有今日的人族。” 

 “倉頡前輩為亞聖,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依舊是姜黎第一個開口,他提議的是造字的倉頡。對此,眾人並無意見。然後,他們也紛紛開口,說出了自己屬意的人選。 

 基本都是上古有名的人物,或是輔助三皇五帝的大臣,或是久遠時代的人王,皆為人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刑天,共工,大羿、祝融、葛天氏等等。 

 似共工、祝融,這類的名字,最開始都是人名,只是因為他們的功績太大,這才漸漸的演變成官名。共工治水,祝融掌火,從其名字就能看出其職責。 

 嗯,刑天是文官,執掌刑罰的。 

 亞聖之後,是賢人。 

 從這裡開始就有爭議了,但不大。因為,這種級別的人物很難混水摸魚,伱功績不夠就是不夠,根本擠不進去。 

 對比一下就知道了,看看身邊的人都有什麼功績,再看看自己。若是差得太大,一眼就能看出是湊數的。 

 所謂的爭議,只會出現在那些有能力,但評價不好的人身上。 

 如夏朝的開國之主夏啟,篡奪夏朝後位的東夷之主有窮氏後裔,商朝的名相伊尹等等。 

 他們的功績是有的,但評價很低,夏啟改公天下為私天下,伊尹行廢立之事。這都是以他們的身份,不該做下的事。 

 眾人的爭議點就在這裡,是否要無視他們的過錯,將其立為賢人。 

 與之相比,另一批人就沒什麼爭議了。夏朝的中興之君少康,商朝開國之祖成湯,商朝的中興之君盤庚,帝辛的爺爺,開創盛世的武丁等等。 

 嗯,還有帝辛,不出意外的話,等他死後,也會被評為賢者,且還是最靠前的那種。 

 畢竟,祭祀之禮是在他任期內完善的,為先賢分級定品之事,也是由他主持完成的。 

 就衝這份功勞,給他一個賢者的評價,一點也不過分。 

 而這,還不是帝辛的極限。只要姜黎接下來的計劃成功,甚至能把帝辛抬上亞聖的位置。 

 為先賢分級定品,規範祭祀之禮,什麼方便諸侯祭祀,給天下定一個規範,全都是假的。 

 真正目的,都是為了封神。 

 仔細想想,把先賢供起來,舉族供奉,這不就是在造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