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章振興道: “靠的是真本事,哪是什麼運氣?我覺得特別解氣。”

    陸明珠笑笑,涮了涮羊肉, “說到歸國人才,和我們坐同一條遊輪回來的有不少人,差不多十來個人,還有一個是拖家帶口,您要多關注關注呀!”

    章振興一愣, "當真?"

    “騙您幹什麼?在碼頭上碰見他們被搜身,行李也被扣留,還是我契爺、他大哥、我爸三人共同出面,繳納大筆保證金,他們才得以順利上船,不過有些東西到底是沒帶回來。我們在船上相處二十來天,發現他們都是國家急需的人才,和雲韜哥哥差不多,都是為了回報祖國而回。”做好事就要讓人知道,尤其是在和國家打交道的時候。

    陸明珠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

    聽完陸明珠的話以及報上來的人名,章振興馬上從舊中山裝口袋裡掏出鋼筆和一個小本子,把人名記在上面,道:“你們先吃,我出去一下。”

    陸明珠點頭。

    章振興出去後,她和謝君巉你餵我,我餵你,吃得甜甜蜜蜜。吃到七八成飽的時候,章振興才回來。

    “問清楚了?”陸明珠問道。

    章振興笑道: “我叫人關注他們了,多謝你的提醒。”

    "應該的。”陸明珠道, "還有一件事,和我侄子合作的工藝品生意怎麼樣?他在劍橋市讀書,最近幾年都沒時間出面。"

    陸明珠很少關注,現在問問。

    章振興聞言一笑, "一直賣得不錯,你侄子是個好孩子,說五五分就是五五分,那些工藝品比放在國際友人服務部出售來得划算。"

    “國際友人服務部?”陸明珠第一次聽說。

    她知道後來的華僑商店、友誼商店,很少聽說國際友人服務部,大概因為她寫小說沒寫過五十年代的,也沒查過相關資料。

    章振

    興解釋道: “就是高檔消費商店,專門接待外賓、華僑和國際海員等。”陸明珠恍然大悟。

    必定是友誼商店或者華僑商店的前身了。“在哪裡?我可以去嗎?”她問章振興。

    “當然可以。”章振興把地址告訴她, “只有京津滬等五個大城市設立這個單位,其他城市沒有。"

    陸明珠點點頭, "有空去逛逛。"之前都沒注意。

    章振興把話題轉回來, “國家和你侄子合作,著實賺了不少外匯,覺得可以繼續,算是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各個工藝品廠因此而擴大經營,給市民提供許多崗位,他們的家庭條件得到改善,手藝得到傳承,廠裡生產更多的產品,賣到國外拿到更多的外匯,再用於工業建設,前景一片大好。你們公司賣的舊設備也很好用,雖然是舊的,但保養好,很少出毛病,也一直派機械工程師教咱們得工人怎麼維修,不藏著掖著。"

    到底是自己人,貼心,不像外國人只想賺錢,買他們的機器,全是以舊冒新,派來的工作人員也都混吃混喝,一做正事就現原形,讓很多工廠都感到頭疼。

    只可惜陸平安的公司規模有限,買賣二手設備,沒辦法滿足一個國家的需要。

    聽了章振興的吐槽,陸明珠忍不住笑。

    發展得越來越好,她越開心。

    雖然相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他們個人做的貢獻是微乎其微,但還是很有成就感。晚間入睡的時候,陸明珠都是笑著的。

    做夢也在笑。

    第二天風雪暫停,但積雪盈尺,透過窗戶可以看到不少工作人員正在掃雪。

    陸明珠和謝君燒下樓吃早點,頓時感受到服務員的熱情。

    一夜之間,整個國際飯店的工作人員都知道他們這次來是為了把大批圓明園珍藏文物無償捐獻給國家,誰不佩服?

    章老師最先得到消息,踩著積雪前來。

    沒吃飯,還和張懷芝一起。

    他們是無論如何坐不住了,等不及陸明珠去探望章老師。陸明珠驚訝, "我正說要去拜訪您,您怎麼就來了?誰告訴您的?"

    “章振興。”章老師道。

    說著,他坐在餐桌邊, “請我吃飯不?還有老張的。”

    r />“請。”陸明珠拜託服務員多送上兩份早點, "他們愛喝豆汁兒,愛吃油條,還有滷煮。"服務員笑著答應,很快送上來。

    張懷芝迫不及待地問: “真是圓明園珍藏?聽說你要捐給我們博物館?”

    “我有條件。”陸明珠看到他們就想起他們都沒能逃過一劫,好不容易逮著機會,她說道:“要是你們不能滿足我的條件,我就不捐了。"

    故意說的,其實捐不捐的問題早和章振興確認過了。

    張懷芝急了, "咋能不捐?你都放過話了,不能反悔。不就是條件嗎?什麼條件,你說,我和你老師能做到的,一定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