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八百零一章 為何問拳

    姜尚真一門心思在那畫卷上,崔東山瞥了眼鏡花水月,震驚道:“周首席,你口味有點重啊!”

    那畫卷中,是個濃妝豔抹的胖女子,頭飾插滿了腦袋,在那兒搔首弄姿。

    姜尚真嘆息道:“崔老弟,這就是你不如老廚子的地方了。”

    那位女子只是置若罔聞,開始翩翩起舞,翹起蘭花指,身形旋轉,驀然嬌羞狀回眸一笑。

    有人丟下神仙錢,開始狂罵不已。

    姜尚真丟下一顆小暑錢,熟門熟路,更換了嗓音,大聲喊話道:“金藕姐姐,今兒格外漂亮啊。”

    那女子笑罵一句:“死樣,沒良心的東西,多久沒來看姐姐了。”

    女子之後聊起了風雪廟劍仙魏晉,言語之間,愛慕之情,溢於言表,許多男子又開始罵罵咧咧。

    而好些原本沉默不言的仙子,開始與那些男子爭鋒相對,對罵起來。她們都是魏大劍仙的山上女修。筆趣庫

    姜尚真一邊幫著姐姐妹妹們罵男人,又取出一件硯臺,這邊也剛剛開啟一場鏡花水月。

    畫卷中,是一位魁梧漢子金刀大馬坐在一張椅子上,大笑道:“諸位,那姜賊,被韋瀅成功篡位,當不成玉圭宗宗主不說,結果連那下宗的真境宗位置都保不住,肯定是江河日下的光景了,大快人心,共飲一碗?”

    喝彩聲不斷,哧溜喝酒聲,此起彼伏,能夠出聲的,當然靠砸錢,看來都是不缺錢的主。

    其中就有姜尚真。

    有人丟錢,與那漢子疑惑道,“宗主,這個姜色胚,當年不過是仙人,怎麼能夠在桐葉洲四處亂竄的,這都沒被打死?到底怎麼回事?”

    姜尚真立即跟上,一邊砸錢,一邊扯開嗓子喊道:“好沒道理,崩了崩了,氣煞我也!”

    “好好好,崩了真君也在!”

    “姜次席,好久不見,幸會幸會。”

    姜尚真砸錢不斷,與那些同道中人一一言語敘舊。

    有人問道:“崩了真君,你兒子肯定是隱藏極深的蠻荒反賊,袁首、緋妃那幾個王座大妖,故意放水了。是也不是?”

    姜尚真冷笑道:“等到山水邸報解禁,咱們就可以說幾句公道話,好教那姜老宗主有錯改之,無則加勉。我作為姜賊的爹,定要大義滅親!”

    有人感慨不已,“崩了真君,確實心善。”

    崩了真君?姜次席,姜尚真他爹?

    饒是崔東山,都要一臉疑惑。

    姜尚真一本正經道:“這個山頭,名為倒姜宗,聚集了天下各路的英雄豪傑,桐葉、寶瓶、北俱蘆三洲修士都有,我出錢又出力,一路升遷,花了差不多三十年功夫,如今好不容易才當上次席供奉。一開始就因為我姓姜,被誤會極多,好不容易才解釋清楚。”

    有人突然罵道:“他孃的,老子先前遊歷桐葉洲,都不是姜賊的雲窟福地,只是個玉圭宗的藩屬山頭,不過罵了幾句姜賊是廢物,是個敗家子,就有個傢伙跳出來,與我聒噪……”

    有人問道:“打了沒?”

    “打了,給人打了。還被記仇上了,不許老子以後去那幾處渡口。”

    姜尚真立即砸錢,“豪氣!對方人多勢眾,兄弟你這算雖敗猶榮。”

    “還是姜次席快人快語。”

    “玉圭宗的修士,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上樑不正下樑歪,仗勢欺人,屁本事沒有,真有能耐,當年怎麼不乾脆做掉袁首?”

    “全他娘是那姜賊的功勞,袁首堂堂王座,竟然都沒能打死這隻跌境的螻蟻,可恨可恨。”

    “姜賊這傢伙,其實沒啥本事,不過是荀老宗主老眼昏花,才挑中了他當宗主,無非是背靠玉圭宗這棵大樹好乘涼,雲窟福地才有今天的些許風光。”

    姜尚真立即慫恿各路好漢,“各位兄弟,你們誰精通障眼法,或是逃遁術法,不如去趟雲窟福地,悄悄做點什麼?”

    一時間議論紛紛,出謀劃策,縱橫捭闔。

    不曾想那位宗主大手一揮,“我等豪傑,罵歸罵,打歸打,卻也做不來那下作勾當。”

    姜尚真砸下一顆小暑錢,“宗主果真義薄雲天!”

    田婉看得目瞪口呆,聽得無言以對。

    這些人到底是真心如此篤定,還是湊堆鬧著玩?

    崔東山雙手抱住後腦勺,輕輕搖晃竹椅,笑道:“比起當年我跟老秀才逛蕩的那座書鋪,其實要好些。”

    姜尚真點點頭,聽過那個故事,是在太平山遺址門口那邊,陳平安曾經隨口聊起。

    有人日麗中天,雲霞四護。

    有人一味蠅營狗苟。

    有人隨日開眼界,隨月息心。

    有人只顧著低頭刨食。

    有人只恨讀書寫字,不到古人佳處。

    有人在辛苦過活,不奢談安心之所,只求立錐之地。

    有好人某天在做錯事,有壞人某天在做好事。

    可能學塾裡讀書最好的少年,飛黃騰達,當了大官,再不返鄉。

    可能學塾裡的頑劣少年,混跡市井,橫行鄉野,某天在陋巷遇見了教書先生,恭敬讓路。

    人生有很多的必然,卻有一樣多的偶然,都是一個個的可能,大大小小的,就像懸在天上的星辰,明亮昏暗不定。

    那日麗中天之人,有天驟然跌落泥濘,身上都是過客的鞋印。

    那蠅營狗苟之輩,也能為身邊人庇護出一方蔭涼。

    那眼界大開之人,突然有一天對世界充滿了失望,人生開始下山。

    那些低頭刨食之輩,偶然一抬頭,便對生活生出希望,走向了遠方和高處。

    有人覺得人生沒意義,沒勁,只需要有意思。

    有人覺得人生沒意思,很苦,但是得有意義。

    有些少年暮氣沉沉,有些老人少年意氣。

    有人大夢一場,不曾醒過。有人痛苦萬分,難求一醉。

    有人覺得只有書上的聖賢才能說道理,有人覺得莊稼漢辛勤勞作就是道理,一位孤苦無依的老嫗也能把生活過得很從容。

    有人覺得自己什麼道理都懂,過不好,怪道理。

    如果一輩子都過不好了,咬牙切齒,怨天尤人。白走一遭。

    有人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過不好,是道理還懂得太少。

    如果一輩子還是過不好,對自己說,那就這樣吧。到底走過。

    有人自己從不曾楊柳依依,草場鶯飛。人生道路上,卻一直在鋪路搭橋,一路栽種楊柳。

    有人瞪大眼睛,費勁氣力,尋找著這個世界的陰影。等到夜幕沉沉就酣睡,等到日上三竿,就再起床。

    明月山頭,荊棘林中,綠水池塘,春浪桃花。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道路上,可能都曾昨夜夢魂中,花月正春風。

    ————

    另外那個陳平安在與鄭居中告別,離開問津渡後,找到了一位來自大端王朝的武夫,說要問拳。

    那男子疑惑不解,“為何?”

    陳平安說道:“不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