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五百一十九章 答案就在青竹上

    陳平安笑了笑,“反而是那個胡新豐,讓我有些意外,最後我與你們分別後,找到了胡新豐,我在他身上,就看到了。一次是他臨死之前,懇求我不要牽連無辜家人。一次是詢問他你們四人是否該死,他說隋新雨其實個不錯的官員,以及朋友。最後一次,是他自然而然聊起了他當年行俠仗義的勾當,勾當,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隋景澄輕輕說道:“但是不管如何,前輩一直都在看,前輩為何明明如此失望,還要暗中護著我們?”

    “道家講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佛家說昨日因今日果,都是差不多的道理。但是世上有很多半吊子的山上神仙,其實算不得真正的修道之人,有他們在,本就難講的道理愈發難講。”

    陳平安說道:“可你們在那個行亭困局當中,是弱者。我剛好遇見了,仔細想過了,又有自保之力,所以我才沒有走。但是在此期間,你們生死之外,吃任何苦頭,例如一路淋雨逃命,一路提心吊膽,還有你被人一記刀背狠狠砸落馬背,都是你們自找的,是這個世道還給你們的。長遠來看,這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你們還活著,更多的弱者,比你們更有理由活下去的,卻說死就死了。”

    弱者苛求強者多做一些,陳平安覺得沒什麼,應該的。哪怕有許多被強者庇護的弱者,沒有絲毫感恩之心,陳平安如今都覺得無所謂了。

    隨駕城一役,扛下天劫雲海,陳平安就從來不後悔。

    因為隨駕城哪條巷弄裡邊,可能就會有一個陳平安,一個劉羨陽,在默默成長。

    若說禍害遺千年,世道如此,人心如此,再難更改了,那好人就該更聰明一些,活得更長久一些,而不是從心善的受苦之人,反而變成那個禍害,惡惡相生,循環不息,山崩地裂,遲早有一天,人人皆要還給無情的天地大道。

    隋景澄默默思量,丟了幾根枯枝到篝火堆裡,剛想詢問為何前輩沒有殺絕渾江蛟楊元那幫匪人,只是她很快就想通其中關節,不再多此一問。

    一旦打草驚蛇,曹賦和蕭叔夜只會更加耐心和謹慎。

    隋景澄又想問為何當初在茶馬古道上,沒有當場殺掉那兩人,只是隋景澄依舊很快自己得出了答案。

    憑什麼?

    那兩人的善惡底線在何處?

    隋景澄伸手揉著太陽穴。

    很多事情,她都聽明白了,但是她就是覺得有些頭疼,腦子裡開始一團亂麻,難道山上修行,都要如此束手束腳嗎?那麼修成了前輩這般的劍仙手段,難道也要事事如此繁瑣?若是遇上了一些必須及時出手的場景,善惡難斷,那還要不要以道法救人或是殺人?

    那人似乎看穿了隋景澄的心事,笑道:“等你習慣成自然,看過更多人和事,出手之前,就會有分寸,非但不會拖泥帶水,出劍也好,道法也罷,反而很快,只會極快。”

    他指了指棋盤上的棋子,“若說楊元一入行亭,就要一巴掌拍死你們隋家四人,或是當時我沒能看穿傅臻會出劍攔阻胡新豐那一拳,我自然就不會遠遠看著了。相信我,傅臻和胡新豐,都不會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陳平安看著微笑點頭的隋景澄。

    先前她跪在官道之上,再次開口祈求,“隋景澄想跟隨前輩修行仙家術法!”

    他問了兩個問題,“憑什麼?為什麼?”

    “我自幼便有機緣在身,有修行的天賦,有高人贈送的仙家重寶,是天生的修道之人,只是苦於沒有山上明師指路。修成了仙法,我會與前輩一樣行走江湖!”

    兩個答案,一個無錯,一個依舊很聰明。

    所以陳平安打算讓她去找崔東山,跟隨他修行,他知道該怎麼教隋景澄,不但是傳授仙家術法,想必做人亦是如此。

    隋景澄的天賦如何,陳平安不敢妄下斷言,但是心智,確實不俗。尤其是她的賭運,次次都好,那就不是什麼洪福齊天的運氣,而是……賭術了。

    但這不是陳平安想要讓隋景澄去往寶瓶洲尋找崔東山的全部理由。

    觀棋兩局之後,陳平安有些東西,想要讓崔東山這位弟子看一看,算是當年學生問先生那道題的半個答案。

    陳平安祭出飛劍十五,輕輕捻住,開始在那根小煉如翠竹的行山杖之上,開始低頭彎腰,一刀刀刻痕。

    在隋景澄的目力所及之中,好像一刀刀都刻在了原處。

    隋景澄一言不發,只是瞪大眼睛看著那人默默在行山杖上刀刻。

    一炷香後,隋景澄雙眼泛酸,揉了揉眼睛。

    約莫一個時辰後,那人收起作刻刀的飛劍,劍光在他眉心處一閃而逝。

    陳平安正色道:“找到那個人後,你告訴他,那個問題的答案,我有了一些想法,但是回答問題之前,必須先有兩個前提,一是追求之事,必須絕對正確。二是有錯知錯,且知錯可改。至於如何改,以何種方式去知錯和改錯,答案就在這根行山杖上,你讓那崔東山自己看,而且我希望他能夠比我看得更細更遠,做得更好。一個一,即是無數一,即是天地大道,人間眾生。讓他先從目力所及和心力所及做起。不是那個正確的結果到來了,期間的大小錯誤就可以視而不見,天底下沒有這樣的好事,不但需要他重新審視,而且更要仔細去看。不然那個所謂的正確結果,仍是一時一地的利益計算,不是天經地義的長久大道。”

    隋景澄一頭霧水,仍是使勁點頭。

    陳平安沒有著急將那根行山杖交給隋景澄,雙手手心輕輕抵住行山杖,仰頭望向天幕,“修行一事,除了抓機緣、得異寶和學習術法,觀人心細微處,更是修道,就是在磨礪道心。你修行無情之法,也可以以此砥礪心境,你感悟聖賢道理,更該知曉人心複雜。人身一座小天地,心思念頭最不定。此事開頭雖難,但是隻要迎難而上,僥倖成了,就像架起第二座長生橋,終生受益。”

    隋景澄看到那人只是抬頭望向夜幕。

    陳平安突然說道:“在去往綠鶯國的仙家渡口路上,關於隋家安危,你覺得有沒有什麼需要查漏補缺的事情?你如果想到了,可以說說看,不用擔心麻煩我。哪怕需要掉頭返回五陵國,也無所謂。”

    陳平安雙指併攏,在行山杖上兩處輕輕一敲,“做了圈定和切割後,就是一件事了,如何做到最好,首尾相顧,也是一種修行。從兩端延伸出去太遠的,未必能做好,那是人力有窮盡時,道理也是。”

    隋景澄想起登山之時他直言不諱的安排,她笑著搖搖頭,“前輩深思熟慮,連王鈍前輩都被囊括其中,我已經沒有想說的了。”

    陳平安擺擺手,“不用著急下定論,天底下沒有人有那萬無一失的萬全之策。你無須因為我如今修為高,就覺得我一定無錯。我如果是你隋景澄,身陷行亭之局,不談用心好壞,只說脫困一事,不會比你做得更對。”

    最後那人收回視線,眼神清澈望向她。

    隋景澄從未在任何一個男人眼中,看到如此明亮乾淨的光彩,他微笑道:“這一路大概還要走上一段時日,你與我說道理,我會聽。不管你有無道理,我都願意先聽一聽。若是有理,你就是對的,我會認錯。將來有機會,你就會知道,我是不是與你說了一些客氣話。”

    “那麼有我在,哪怕只有我一個人在,你就不可以說,天底下的所有道理,都在那些拳頭硬、道法高的人手中。如果有人這麼告訴你,天底下就是誰的拳頭硬誰有理,你別信他們。那是他們吃夠了苦頭,但是還沒吃飽。因為這種人,其實人生在世,被無數無形的規矩庇護而不自知。”

    “何況,我這樣人,還有很多,只是你還沒有遇到,或者早就遇到了,正因為他們的講理,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你才沒有感覺。”

    那人站起身,雙手拄在行山杖上,遠望山河,“我希望不管十年還是一百年之後,隋景澄都是那個能夠在行亭之中說我留下、願意將一件保命法寶穿在別人身上的隋景澄。人間燈火千萬盞,哪怕你將來成為了一位山上修士,再去俯瞰,一樣可以發現,哪怕它們單獨在一家一戶一屋一室當中,會顯得光亮細微,可一旦家家戶戶皆點燈,那就是人間星河的壯觀畫面。我們如今人間有那修道之人,有那麼多的凡俗夫子,就是靠著這些不起眼的燈火盞盞,才能從大街小巷、鄉野市井、書香門第、豪門宅邸、王侯之家、山上仙府,從這一處處高低不一的地方,湧現出一位又一位的真正強者,以出拳出劍和那蘊含浩正氣的真正道理,在前方為後人開道,默默庇護著無數的弱者,所以我們才能一路蹣跚走到今天的。”

    那人轉過頭,笑道:“就說你我,當個聰明人和壞人,難嗎?我看不難,難在什麼地方?是難在我們知道了人心險惡,還願意當個需要為心中道理付出代價的好人。”

    隋景澄滿臉通紅,“前輩,我還不算,差得很遠!”

    那人眯眼而笑,“嗯,這個馬屁,我接受。”

    隋景澄愕然。

    那人繼續眺望遠方夜幕,下巴擱在雙手手背上,輕聲笑道:“你也幫我解開了一個心結,我得謝謝你,那就是學會了怎麼跟漂亮女人相處,所以下一次我再去那劍氣長城,就更加理直氣壯了。因為天底下好看的姑娘,我見過不少了,不會覺得多看她們一眼就要心虛。嗯,這也算是修心有成了。”

    隋景澄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應該說些忠言逆耳的言語,怯生生道:“前輩,這種話,放在心裡就好,可千萬別與心愛女子直說,不討喜的。”

    那人轉過頭,疑惑道:“不能說?”

    隋景澄使勁點頭,斬釘截鐵道:“不能說!”

    那人揉著下巴,似乎有些糾結。

    隋景澄神色開朗,“前輩,我也算好看的女子之一,對吧?”

    那人沒有轉頭,應該是心情不錯,破天荒打趣道:“休要壞我大道。”

    隋景澄不敢得寸進尺。

    可對於自己成為十數國版圖上的“隋家玉人”,與那其餘三位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並列,她身為女子,終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她心絃鬆懈,便有些犯困,搖了搖頭,開始伸手烤火取暖,片刻之後,回頭望去,那根行山杖依舊在原地,那一襲青衫卻開始緩緩走樁練拳?

    隋景澄揉了揉眼睛,問道:“到了那座傳說中的仙家渡口後,前輩會一起返回南邊的骸骨灘嗎?”

    那人出拳不停,搖頭道:“不會,所以在渡船上,你自己要多加小心,當然,我會盡量讓你少些意外,可是修行之路,還是要靠自己去走。”

    隋景澄欲言又止。

    那人說道:“行山杖一物,與你性命,如果一定要做取捨,不用猶豫,命重要。”

    隋景澄無奈道:“前輩你是什麼都知道嗎?”

    那人想了想,隨口問道:“你今年三十幾了?”

    隋景澄啞口無言,悶悶轉過頭,將幾根枯枝一股腦兒丟入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