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如書如句讀

    張條霞眼皮子微顫。

    男人朝曹慈那邊擺擺手,“忙你的。”

    張條霞心情古怪,總覺得男人的這位道侶,看那曹慈,總有一種丈母孃看女婿的意味?

    跟著曹慈繼續趕路,竇粉霞如墜雲霧,但是不敢輕易詢問,怕犯忌諱。

    曹慈解釋道:“為人間武道開路向天去者。”

    竇粉霞臉色瞬間雪白。

    曹慈說道:“前輩並無惡意。”

    竇粉霞無奈道:“再沒有惡意,我也緊張啊。”

    曹慈說道:“緊不緊張都沒用。”

    竇粉霞愣了愣,轉頭看了眼曹師弟的臉色,她便心領神會,“曹師弟,不會安慰人就別安慰了,真的。”

    曹慈微笑道:“好的。”

    竇粉霞膽子稍大幾分,“那顆頭顱?”

    曹慈說道:“我猜是某座天下的一位新十四境。”

    竇粉霞沉默許久,開始唸唸有詞,“不緊張不緊張。”

    某位剛剛合道沒幾天的十四境,就這麼被打殺了?就這麼被那人擰掉了腦袋?

    雲海邊,女子坐在男人身邊,說道:“可惜不成,否則真是良配。”

    男人點頭道:“著急什麼。不嫁人才好。”

    女人問道:“白景就在扶搖洲那邊,見不見?”

    男人惱火說道:“見個屁的見,虧得我們那麼相信她,不守信用的東西!”

    女人柔聲道:“那樣的世道,那樣的戰事,也怨不得她啊。”

    男人悶聲道:“我不管,白景要敢來,我非把她……”

    女人伸出雙指擰住男人的胳膊,狠狠一擰,“給老孃說說看?要如何?”

    男人鬱悶不言。

    全椒山,謝狗雙手抓住貂帽,使勁往下拉了拉,一副破天荒不敢見人的模樣。

    小陌伸手揉了揉貂帽,說道:“有我在。”

    謝狗低聲說道:“畢竟是我有負所託。”

    小陌說道:“那我們就更不能躲了。”

    海上,曹慈和竇粉霞御風來到一座巨大島嶼附近,很快被一位身形隱匿於雲海中的玉璞境修士攔下,看過了關牒才放行。

    此處島嶼,山水大陣有三層之多,兩明一暗,用以勘驗根腳身份和判斷大致修為。

    竇粉霞本就是大端王朝頭等豪閥出身,師父又是兼管一國軍政的女子武神,竇粉霞對行伍戰場是再熟悉不過,面對這些勘察手段,她反而覺得再天經地義不過。去年夏秋之際,東海黥跡那條歸墟通道,便差點被一道兇悍無匹的水法給強行打斷。一旦水路破碎,再想縫補,這期間耗時耗力耗錢,代價之大不可估量,後果

    無法想象。

    而浩然天下至今不知是蠻荒哪位妖族出手為之。

    當時還是鄭居中及時出手,才讓對方沒有得逞。

    那位流霞洲修士,突然喊了一聲曹慈,再報上自己的名字和師門道號。

    曹慈停下腳步。

    修士自顧自笑起來,“沒事,記住個名字就行。”

    曹慈點頭道:“好的。”

    落下身形在島嶼渡口集市中,竇粉霞環顧四周,密語道:“廖師妹該來這邊沾沾仙氣的。”

    曹慈疑惑道:“怎麼講?”

    竇粉霞忍俊不禁,“曹師弟,你也太孤陋寡聞了。”

    曹慈說道:“我一直有關注蠻荒那邊的戰事形勢。”

    竇粉霞嫵媚白眼一記,與師弟賣了個關子,沒有解釋緣由。

    原來這條南海神鄉的歸墟出口,蠻荒天下那邊,按照最早文廟的安排,頂尖戰力有四位,分別是符籙於玄,龍虎山趙天籟,趴地峰火龍真人和劍仙白裳。先是於玄在天外星河,成功合道十四境,接下來便是白裳閉關,證道飛昇。之後就是大天師趙天籟回山合道,功德圓滿。再後來則是火龍真人回了一趟北俱蘆洲

    ,又是合道成功!

    四位修士,悉數破境!

    這你孃的,這神鄉地界,不是一塊風水寶地是什麼?!

    而浩然歸墟入口附近,以人力填海出一座仙家渡口,等待往返兩座天下的跨洲渡船。

    名副其實的水神押鏢。連同地位尊崇、權勢煊赫的四海水君在內,都要出工出力。

    造就出一條條適宜跨洲渡船闢水遠遊的水脈。只是山澤野修和無關人等,如果只是想要來這邊遊覽風光,那就奢望能夠靠近這條玄之又玄的浩渺水路了。文廟早有嚴令,一經發現行蹤,譜牒存在嫌疑,一律

    從嚴處置,膽敢反抗,駐守修士便可斬立決。曹慈和竇粉霞此行,目的地就在神鄉,雖說他們的師父在日墜那邊,只因為於玄在天外,如今身份和所處位置都很特殊,不宜輕易出手,所以曹慈很大程度上,

    趕赴蠻荒戰場,就是一種補缺。中土文廟提出這個建議,於玄毫無異議,神鄉那邊上上下下,更是歡迎。

    曹慈這種人,身上自有一種讓人信任的人格魅力。

    距離下一艘跨洲渡船返回再啟程,還有五個時辰之久,竇粉霞知道曹慈是不喜交際的性子,就打算挑一棟酒樓頂層要間雅屋。

    在酒樓門外的街道上,與他們迎面走來一位身材魁梧、肌膚黝黑的女子,她斜背行囊,神色木訥,腳步沉穩。

    在行家看來,她氣息綿長且古怪,竟無清濁之分。

    可能高大女子是出於家教禮數,遇到直面而來的行人,她就會挪步,後者往往被女子氣勢所迫,也會選擇讓道,就變成再次相互攔路。

    一來這種“禮讓”場景挺有意思,再者那女子比很多男子都要高出很多,竇粉霞便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只覺得個頭真高,很像師父啊,當然雙方容貌絕對不像。

    曹慈臉色如常,心中實則倍感意外。那高大女子也只是看了眼曹慈,僅此而已,雙方就這麼擦肩而過。

    竇粉霞隨意說道:“曹師弟,我覺得她要麼是一位得道之人,要麼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武學大宗師。”

    曹慈嗯了一聲,說道:“後者可能性更大,如果師父在這裡,就會看得更準確些。”

    竇粉霞心頭一震,“那女子,有可能是神到一層的武夫?!”

    曹慈說道:“神到巔峰還是圓滿,不好說。”

    竇粉霞轉頭望去,高大女子已經轉入另外一條街道,有著稜角分明的側臉。

    要說如今浩然天下,走在路上,冒出個新鮮面孔的十四境修士,竇粉霞偶然遇見了,都不至於讓她如此震驚。竇粉霞壓下心中訝異和好奇,進了酒樓落座,開啟一罈仙釀的泥封,低頭嗅了嗅,香氣撲鼻,確實物有所值,曹慈不喝酒,她只給自己倒了一碗酒,笑問道:“若

    是交手,勝算如何?”

    曹慈搖頭說道:“這種事,不好說,輸贏都沒有一定。”

    竇粉霞喝完一碗酒,感嘆道:“一個個的,都出山了。”

    見曹慈並不是特別在意那位女子,竇粉霞問道:“在想什麼?”

    曹慈輕聲說道:“擔心在大端那邊,翩翩和阿咸會不習慣。”

    竇粉霞大笑不已,不愧是當了師父的人,試探性問道:“那就喝點酒?”

    不曾想曹慈看了眼酒桌,竟然沒有拒絕,“可以小酌,大碗換酒杯。”

    曹慈此舉太過反常,害得竇粉霞都想要收個徒弟了。

    一行人登上夜航船。

    到了船上,劉羨陽看什麼都覺得新鮮。穿梭各城,皆需譜牒。

    上次誤上夜航船,陳平安詢問那位張船主,能不能在條目城開間鋪子,老夫子說沒有問題,很歡迎。只是陳平安這次趕赴扶搖洲,在西嶽地界海濱持符登船,才得知一事,中四城當中的靈犀城,別稱第一城,那位女子城主已經離開夜航船,並且她下船前就與張船主談妥,會將靈犀城交予陳平安打理,若是不願意浪費精神,將此城棄而不管,荒廢便荒廢了。以後等到找到某個覺得合適的城主人選,陳平安只需與張船主

    通個氣就可以。

    陳平安猶豫再三,還是不敢真正接手一座靈犀城,幫忙代管一時,倒是問題不大。

    進入靈犀城,自古文無第一,上任城主偏要別號第一城,其心高氣傲,可想而知。

    劉羨陽和小陌還有謝狗開始逛街,陳平安獨自站在那座虹橋廊道中,心聲言語一句。

    船主張夫子和一位年輕僧人便來到此地,僧人雙手合十,佛唱一聲。陳平安合掌還禮。

    僧人笑道:“不知隱官要問什麼?”

    陳平安說道:“山上都說修道之人兵解轉世,後身再想記起前生,入山重續道緣,無異於金針墜大海,萬古無還期。”

    年輕僧人靜待下文。

    陳平安繼續說道:“我想與和尚問詢一事,劍氣長城的愁苗,有沒有轉世。若有轉世,今身落在何方。”

    年輕僧人似乎早有預料,微笑道:“可能是遠在天邊,踏破鐵鞋無覓處,興許是近在眼前,得來全不費工夫。”

    全然不覺得是一句無用話,陳平安等了片刻,自然想要一個更明確的答案,哪怕是一條粗略模糊的線索都好。僧人卻已經告辭離去,只說一句“隨緣而走。”

    張夫子亦不在此逗留,與僧人聯袂離開靈犀城。

    陳平安不便挽留,憑欄而立,心裡便有些空落落的。

    很想再見愁苗,不管是接引上山,還是一起去往五彩天下飛昇城,都可以重新修道,繼續練劍。人生如書如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