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二十人與候補們(八)

 物,韓玉樹不會交待在那邊吧?可別過幾天,天目書院就傳出個消息,韓玉樹已經被帶去中土功德林喝茶了。” 

 有人也替韓宗主說了句公道話,“溫煜好像還是一位劍修,飛劍神通不同尋常,韓玉樹還真不一定脫得開身。” 

 “情有可原,但是既定的規矩不能改。再有一次,他就不用到會議事了。若是一直被關押在功德林也好,至少不必死。” 

 不同於始終無人落座的四把椅子,看著那幾個“老熟人”的空位,已經趕來此地的在座諸人,心情各異。 

 這些位置,就算以後有人落座,也換人了。 

 比如刑官豪素已經去往青冥天下,如今身在白玉京神霄城。 

 何況豪素主動讓出了位置,由親傳弟子杜山陰補位。上次議事,其中一項議程就是商量此事,通過了。 

 所以豪素的那個位置,此次換由杜山陰補缺落座。 

 是個劍氣長城出身的少年劍修,名叫杜山陰。 

 他是頭回參加議事,杜山陰並不怯場,懶洋洋靠著椅背。 

 他既想在這裡見到那位年輕隱官,也不想陳平安現身此地。 

 有修士詢問這個新人,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卻依舊沒有道破名字,“我想要那個跟在你身邊的婢女汲清,你出個價,只管往高了開價,不用擔心嚇到我。” 

 杜山陰說道:“只要能夠保證讓我在百年之內飛昇,我今天就把汲清轉贈給你。” 

 那人嗤笑道:“老子如今才是仙人境,你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退一步商量,保證你成為劍仙,可能性不小。” 

 仙人傳授飛昇法? 

 年輕人做夢去吧。 

 這杜山陰,不愧是豪素的唯一嫡傳,有個好師父當靠山,說話就是硬氣。 

 在劍氣長城牢獄內,與長命形影不離的少女汲清,前者是金精銅錢的大道顯化,汲清則世間穀雨錢的祖錢化身。 

 杜山陰主動問道:“那枚‘祖泉’化身,如今隱匿在何處,你們誰有確切的消息?” 

 人間第一枚錢幣,被譽為“祖泉”。 

 萬年以來,出現過寥寥數次,在青冥天下和西方佛國都有過驚鴻一瞥的蹤跡,上次他露出馬腳,是在斬龍一役之前,被大修士發現原來躲在海底龍宮藏經樓中。 

 杜山陰答應過師父,在自己劍術大成、證道飛昇之時,就是山上採花賊死絕之日。 

 好像是因為師父當年逃難途中,得到過百花福地的幫助,欠了一份天大人情。 

 豪素去了青冥天下,這筆債務,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杜山陰頭上。 

 到底是資歷淺的緣故,沒有人願意搭理這名年輕劍修。 

 杜山陰自討沒趣,神色如常。耐心聽著那些山水邸報上很難瞧見的消息。 

 “五彩天下那位,她來到浩然天下沒多久,就又走了一趟酆都地界。出劍極狠。” 

 自然不敢對寧姚直呼其名。 

 “可以完全確定,皚皚洲劉財神已經躋身十四境了。” 

 “北俱蘆洲那位老真人,合道成功。” 

 “皚皚洲那邊,除了劉財神在自家祠堂內合道成功,不還有一位新十四,差不多時候合道?是不是那個姓韋的?” 

 “扶搖洲全椒山那邊動靜不小啊,聽說出現了多位奇人異士。” 

 “寶瓶洲那座山頭,底蘊愈發深不見底了。哈哈,與人家當鄰居的某個婆姨,不知如今作何感想。” 

 “嘿,反正她有個手眼通天的好師兄,想必不會介意這種小事的。” 

 “靠師兄橫著走這種幸運事,看遍數座天下,沒幾個能比她強的。那柳騷包算一個?好像可以跟她掰掰手腕。” 

 一般來說,此地言語,除去不對十四境大修士直呼其名,大可以無所忌諱,但是當聽到有人冷嘲熱諷柳赤誠,便又有人連忙咳嗽幾聲。 

 沒辦法,別說是鄭居中這個名字,他們提都不敢提,就連要不要說到白帝城,都要好好掂量幾分,而且這種情況,還是在鄭居中躋身十四境之前。 

 儘量不談與白帝城沾邊的人或事,好像是這邊一個極有默契的規矩。 

 在他們閒聊之餘,又有修士陸陸續續趕來落座。 

 田婉對於參加議事一向熱衷,總是早早來到此地,今天卻是姍姍來遲,她好像還用上了某種秘術。這個心傲氣高的婆姨,難得流露出歉意神色,與眾人解釋她為何會多此一舉,“先前著了崔東山和姜尚真的道,尤其是前者,心思縝密,心腸歹毒,會定期翻檢我 

 的神魂、記憶,我不得不小心些。” 

 這位手系紅繩的婦人,望向對面那邊某個暫時還沒有補缺的空位置,她不由得感嘆道:“荀老兒,可惜了。” 

 “若論師兄,某人豈不是更誇張?” 

 “何止是師兄,先生,道侶,自身運勢,此人哪個差了。” 

 “洪福齊天,豔福不淺,我們羨慕不來啊。” 

 一直托腮聽他們扯閒天的某位女子,微笑道:“提個醒啊,你們談到新任隱官,說話都給我客氣點。” 

 有人冷笑道:“奇了怪哉,你跟他不是對立的陣營?” 

 確實,隱官一脈劍修,是分前後的。避暑行宮的兩任主人,先是本土劍修卻選擇叛出劍氣長城的蕭,之後才是作為劍氣長城外鄉人的陳平安。 

 她笑道:“我就是提個醒,當不當真,是你們的事。” 

 有一個位次不高不低的中土仙人境,他內心正在天人交戰,在猶豫要不要與那位鄭先生……哦不對,是那位陳山主通風報信。 

 他思來想去,好像沒必要多此一舉?以“他們二位”的心智,估計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就在此時,那位主持議事的東道主仙人站起身,沉聲道:“今日議事,不同以往。首先,位置相對的四把椅子主人,都會現身。其次,我們今天都會以真實面容現 

 身,不願意如此面對其他人的,現在就可以離開了。” 

 雖說各懷心思,各有各的權衡利弊,最終還是沒有一人選擇起身離開此地。 

 有人比較猶豫,問了個貌似始終沒有人去深究的關鍵問題,“當初創建此地,宗旨是什麼?” 

 相對的四把空椅子,兩邊已經各自出現了一位,其中一位渾身道氣磅礴的矮小道士,手持一杆袖珍幡子,道士是跨越天下而來。 

 道士沙啞開口道:“不曾想故人凋零至此,敘舊幾句都成了奢望。”另外一位,則讓人大吃一驚,竟是皚皚洲那位七十二峰主人的韋赦,三千年來幾乎從不外出的他此刻站在椅子旁邊,好像不著急落座,只是伸手扶椅,微笑道:“ 

 早年我也問過這個問題,好像緣於陸掌教的那部著作,內外各有一篇,分別名為《齊物論》和《篋》。所以答案就是內齊物,外篋。” 

 眾人開始仔細咀嚼此中深意。在某地與那閽者嬉皮笑臉套近乎、攀關係的某位道士,霎時間呆若木雞,好不容易回過神來,頭戴蓮花冠的年輕道士開始捶胸頓足,痛心疾首道:“道友你們可莫要坑害貧道啊!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貧道就沒有寫過什麼齊物論和篋!你們這是栽贓嫁禍,是中傷好人,是陷害忠良哇!貧道也是有師尊師兄可以依仗的人 

 ,退一萬步說,我們還是同鄉,走路上見了面要兩眼淚汪汪的,豈可如此……” 

 陸沉突然停下話頭,因為他發現那位閽者頭回露出沉思神色,遙遙望向光陰長河的某處隱蔽漩渦。 

 在那邊,鄭居中找到了一位很難界定是處於當下還是未來境地的十四境修士,微笑道:“道友耐心真好,除非面對面,否則陳平安是如何都猜不到是你的。” 

 “馬苦玄在這件事上,確實給陳平安出了個很好的謎題。”“畢竟就因為當年沒有討要到的那幾十兩銀子,這件事,嚴格意義上,跟陳平安沒有直接關係,跟你同樣沒有直接關係。你們兩個走到對立面的當事人,其實一句話都沒說。” 

 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