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山中一幅畫

    陳平安笑道:“那就暫定香火山歸屬仙尉道長和徒弟林飛經了。當然這件事,還需要議事通過,估計問題不大。”

    仙尉道長沉聲道:“誰不知我們霽色峰祖師堂議事,山主最是開明,從不一言堂。”

    鄭大風嗯了一聲,“都清楚。”

    陳平安難得嘆一口氣,想著是不是讓朱斂找到袁黃,早點趕來落魄山?

    仙尉道長搓手赧顏道:“山主,說句良心話,無功不受祿,已經做好被景清道友笑話幾句的心理準備了。”

    擁有一座名義上屬於自己的山頭,開闢道場!這是假道士年景,以前坑蒙拐騙混跡江湖、做夢都不敢想的美事。

    得是什麼睡姿,才能睡出這等美夢?!

    何況自家落魄山,又不是那種中五境神仙就佔山立派的小門小派,是個登山修道的練氣士,就能隨隨便便佔據山頭。

    先前聽小米粒說過,自家下宗那邊,規矩恁大,門檻賊高,崔宗主說啦,以後不是元嬰境都麼法子舉辦開峰慶典嘞。

    一般的大仙府,在浩然九洲山上,不是金丹不得開峰,是一條約定成俗的規矩。

    浩然天下的頂尖宗門,恐怕祖庭所在,地盤再大,山頭再多,都不夠地仙分的,這不就有了正宗祖庭、上宗和下宗嘛。

    何況撇開個例不談,天下宗門和開山祖師幾乎都是從小門派、小修士而來,祖庭起先往往規模一般,並不如何氣勢奪人,多是年復一年燕子銜泥才成就大氣象。落魄山就在此列。

    陳平安笑道:“自家人不說兩家話,仙尉道長只需心安理得,坦然受之就是了。”

    “披雲山馬上就要舉辦封正典禮了,你們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那邊喝酒?”

    鄭大風搖搖頭,“跟魏檗太熟,我就不去湊熱鬧了。”

    仙尉跟著點頭,實在是積蓄不多,囊中羞澀,不好意思白吃白喝,砸鍋賣鐵也湊不出一份像樣的賀禮,總不能連累落魄山丟臉。

    聽小米粒說過北嶽夜遊宴的許多內幕,每次參加夜遊宴的各路山水神靈和練氣士,個個豪氣干雲,出手闊綽。

    只因為披雲山的禮制司女官們,在山腳錄名收禮後,她們都會大聲“唱名”,是誰、來自什麼山頭、送了哪些賀禮,一一說清。

    當時小米粒哈哈大笑,靈機一動,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聽著就像是報菜單嘞。

    仙尉甚至完全可以想象哪些後邊排著隊、尚未拿出賀禮的“豪客”,聽見前邊的一次次唱名,心中計算著折算成神仙錢的分量,咬著牙硬著頭皮,默默增添賀禮分量、神仙錢數量的場景,參加夜遊宴喝酒之前,就已經醉了?

    這場由文廟聖賢住持的賜予神號、封正典禮,披雲山還是沒能請動白也和君倩先生。

    不過一場夜遊宴,依舊可以稱之為熠熠生輝,群星璀璨。

    中土桃符山,符籙於玄的現身,讓整個北嶽地界大吃一驚。

    這才讓流霞洲山上第一人,道號青宮太保的飛昇境荊蒿,在今天顯得沒有那麼扎眼。

    只說落魄山這邊,就有兩位宗主同時現身,陳平安,學生崔東山。

    還有落魄山掌律長命,首席供奉周肥,陳平安再帶上了首徒裴錢和護山供奉周米粒,還有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以及一個山門唱名時據說是落魄山次席供奉謝狗的貂帽少女。

    大驪朝廷讓禮部尚書前往披雲山道賀,皇帝陛下雖未親臨,卻有手書賀表。諸多上柱國姓氏都有人來此。

    龍泉劍宗那邊由剛剛出關躋身玉璞境的謝靈,代替師父阮邛和宗主劉羨陽贈送賀禮,同時還帶來了一份北俱蘆洲天君謝實讓自家子孫謝靈轉交的禮物。

    但這都不是最讓人道心不穩的,只因為掏出一份賀禮又一份的謝靈,最後一份壓箱底的禮物,竟然來自白玉京掌教陸沉!

    接下來,還有一位名為辛濟安讀書人,與好友遊歷了一趟秋風祠,幫後者帶來一份賀禮,唱名之時,是那陳清流!

    詞中之龍辛濟安,斬龍之人陳清流,兩個意義非凡的名字,若是分開,單獨道賀,旁人可能還會有些猜測,不敢確定真假。

    可當辛濟安與陳清流兩個名字放在一起,被那位禮制司主官神女顫聲唱名而出,甚至將手中筆交予那位讀書人,說是山君有命,讓她必須斗膽請求辛先生親筆寫上那兩個名字,留下真跡墨寶……那麼哪怕是個傻子都知道他們……就是他們了!

    這次寶瓶洲五嶽山君,中土文廟住持封正典禮,分別給予“神號”,同一天的同一時辰舉辦。

    所以熱鬧非凡的,不止披雲山一處,五嶽山君府都是賓客如雲,人聲鼎沸,共襄盛舉。

    中嶽掣紫山,山君晉青,得到文廟賜予的神號“明燭”。

    東嶽磧山,蒙嶸,得神號“英靈”,寓意之大,超乎想象!

    北嶽披雲山,魏檗,獲神號“夜遊”。倒是半點不奇怪,如果不是,那才叫怪事了。

    西嶽甘州山,佟文暢,神號是“大纛”。南嶽梓桐山,女子山君範峻茂,她的神號竟是山之別稱的“翠微”!

    文廟十哲中的大先生道鄰,負責住持北嶽典禮。

    今天親臨披雲山的大修士,就有於玄,辛濟安,荊蒿,讓人幫忙道賀的還有陸沉,陳清流,謝實……

    如此一來,論聲勢,一洲五嶽當中,披雲山當之無愧獨佔魁首。

    一身雪白長袍、耳別一枚金色耳環的魏檗,畢恭畢敬,從大先生手中接過禮聖手書神號的那支卷軸。

    魏檗作揖致謝,再轉身攤開卷軸,“夜遊”二字,化作絢爛金光,大道顯化於披雲山之巔,與北嶽山水氣運融為一體。

    其實這場封正典禮並無繁文縟節,再簡單不過,那位身穿青色棉衣、腰懸水瓢的大先生,讀了一篇聖賢書,再粗略言說寶瓶洲北嶽歷史變遷,為北嶽魏檗贈予神號,最後大先生叮囑魏檗“美言”幾句吉慶言語,就算禮成。

    大先生與其餘四位文廟聖賢,至聖先師的親傳弟子,都沒有久留,封正一事禮成,就幾乎同時告辭離去,卻不是重返中土文廟。

    而是一個古稱韶州的一條江河畔,水名泮水。古樂有《韶》,子曰盡美矣又盡善也。

    一個身材高大的老人站在水畔,身邊站著氣態溫和的禮聖,神色肅穆的亞聖,傷感不已的老秀才。

    還有許多身形縹緲只餘下一尊陰神的文廟陪祀聖賢,早已身在水邊,等著大先生他們幾個完成封正。

    某些聖賢,早已身死道消,先後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功名事業朽與不朽,都留待後世後人評說了。

    至聖先師微笑道:“好久沒有這麼聚了。”

    河邊的先生夫子們,不約而同,只是默然,與至聖先師作揖行禮。

    站在最前邊的至聖先師的側過身,與他們作揖還禮。

    至聖先師起身後,側頭聆聽狀,似聽大美古樂有韶,似聽人間琅琅書聲,雖說韶樂大美至善,可好像還是後者更好聽些。

    老人率先在泮水畔席地而坐,朗聲笑道:“最後一次授業解惑了,問與答,或是以反問作答,我們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西方佛國,菩提樹下,中年僧人盤腿趺?

    ??,開始說法。

    青冥天下,一個少年道士來到涿鹿古戰場一座小道觀的門外,與那詢問身份的知客道士,少年道士自稱姓李,來自陳國苦縣。

    落魄山的山門口,道士仙尉昨夜入睡前,又一次自責不已,打定主意,明兒再不能看“雜書”了,必須看本正經道書。

    今天日頭和煦裡,年景又看一本雜書,津津有味,蘸了蘸口水,輕輕翻過一頁書,內容過於精彩,又翻回去,多看了一遍。

    被假道士放在另外那隻道袍袖內的那部正經道書,就像在耐心等著下一個明天的到來。

    好像春種就有秋收,一年好景橙黃橘綠時。只把此山做家鄉的道士只道是吾心安處即吾鄉。

    西邊群山中,一座搬山一空後來出現的還劍湖,風吹湖面起漣漪,彷彿喃喃語,山水有重逢。

    落魄山上,崔誠留下了一隻書箱,讓暖樹代為保管。雙方有過約定,老人讓暖樹與任何人都不要說,連同山主陳平安在內。

    又一天,霽色峰祖師堂門外的廣場上。

    沒有著急召開議事。

    老秀才風塵僕僕趕來寶瓶洲,他們都在等著老人落座。

    落魄山編譜官的白髮童子,又有機會大展身手了,她恢復女子容貌,擺好了桌案筆墨,女冠“天然”,她明眸含笑,躍躍欲試。

    浩然天下,文聖一脈。

    老秀才。

    親傳弟子。君倩,陳平安。

    再傳弟子。吳鳶。鄭又乾。李寶瓶,林守一,李槐,謝謝,於祿,董水井,石嘉春,趙繇。崔東山,曹晴朗,寧吉。

    照理說,就是他們可以落座。

    因為其實像陳平安的弟子,裴錢,郭竹酒和趙樹下,還有裴錢的弟子,綽號小啞巴的周俊臣,他們雖然都是山主陳平安的親傳和再傳弟子,卻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文聖一脈。

    那麼趙鸞,蔣去,崔花生,胡楚菱他們,作為崔東山的嫡傳弟子,亦是同理。

    人人皆正襟危坐,雙手握拳,輕輕放在膝蓋上。

    老秀才鬆開拳頭,依舊目視前方,只是抬手輕輕拍了拍身邊關門弟子的胳膊,小聲說道:“辛苦了。”

    陳平安同樣始終目視前方,微笑道:“先生,不辛苦。”

    老秀才笑得合不攏嘴,坐在中間位置上,老人轉頭與關門弟子的陳平安打了個商量,不如大家一起坐下留個紀念?

    陳平安笑著點頭,說都聽先生的。於是讓暖樹和小米粒他們幾個幫忙去祖師堂裡邊,多搬了幾條椅子過來。

    但是很奇怪,數量不對啊,怎麼好像多出了三條椅子?

    而且陳平安的也換了位置落座,離著文聖還空著兩條空椅子?

    君倩也站起身,更換了一張椅子,如此一來,老秀才身邊就都無人落座了。

    陳平安正襟危坐,輕聲道:“東山。”

    崔東山笑容燦爛嗯了一聲,剎那之間,那三張空椅子,便多出了三人。

    文聖首徒崔瀺,“坐”在老秀才和君倩師弟中間,師弟左右和齊靜春坐在另外一邊。

    輩分最小的那個孩子,名叫周俊臣的小啞巴,死活不願意坐在師父裴錢身邊,孩子只願意坐在最旁邊的不起眼位置。

    崔東山小聲說道:“師公,先生,不如我跟寶瓶他們都站著吧?就站在你們身後好了。”

    陳平安轉頭問道:“先生,你覺得呢?反正我覺得可行。”

    老秀才左看看右瞧瞧,笑問道:“大家有沒有意見?”

    李寶瓶他們都笑著站起身,先將椅子搬離,然後站在第一排“師伯師叔”們的後邊。

    老秀才突然捻鬚笑道:“平安,你跟左右換個位置,放心,他不介意的。”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只得聽從先生的安排。

    只是就在落魄山編譜官就要落筆繪製一幅畫卷之時,陳平安也笑著轉頭招手喊道:“俊臣,你過來。”

    滿臉漲紅的孩子不明就裡,一時間沒有挪步,結果孩子就被輕輕推搡著一路迷迷糊糊走到了師公那邊。

    陳平安笑道:“你就站在這裡好了。”

    大概這就是隔代親吧。

    孩子下意識挺直腰桿,雙手握拳,緊緊抿嘴。

    陳平安笑容溫柔,伸手輕輕環住孩子的肩膀。

    ————

    ————

    (推薦本站大神關中老人的新書《一世如龍》,質量、更新都有保證~)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