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夫子自道捫心自問

    拓跋大澤張著嘴巴,沉默片刻,嘿嘿笑道:“陳先生,說真的,我兩腿發軟了,能不能坐著休息一會兒,緩一緩?”

    陳平安笑著點頭,“能屈能伸大丈夫。”

    “武夫煉氣魂魄膽,那麼煉氣士在三魂七魄一途的研究,只會更深更遠。其中三魂為胎光、爽靈、幽精。”

    “煉氣士境界劃分更多,總計十五境……”

    陳平安抖了抖袖子,那幅武夫人身山河圖消逝不見。

    當陳平安說到這裡,懷復突然開口言語,“先前陳先生有一語,‘通於神明,參於天地’,又說不見其事而見其功,謂之神。”

    一陣譁然,一眾議事成員雖然聲音都不大,但是聚在一起就不小了,都覺得你這位山君在緊要關頭,問東問西作甚?!

    畢竟煉氣士未必對武道境界太感興趣,但是純粹武夫卻一定對煉氣士境界不敢有任何掉以輕心。

    稚童模樣的山君懷復,置若罔聞,只是盯著那位青衫劍仙,繼續自顧自說道:“我對於自己如何成為山水神靈,不想著追本溯源,但是心中卻有疑惑,這些年來始終百思不得其解,在此虛心請教先生,若說人身難得,那麼死而為鬼,其中某些文武英靈,之所以有異於神識昏昧、漸漸消散天地間的孤魂野鬼,在於一點人性真靈不散?還是前世存善心行好事得善果得好報使然?若果真是此理,生人死後為何又會轉為厲鬼,又為何我觀看某些鬼物的生平業報,明明是前生惡行累累之輩,卻能長久存在於人間,甚至是竊據山水,建造祠廟立起神像,堂而皇之享受百姓香火?難道是還需要再往前尋求脈絡,追溯三世甚至是更多的業力和因果之循環?”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說道:“我只清楚英靈的出現,能夠長久行走於陽間陰間而無礙,確是一點真靈不滅使然。其餘不知。”

    懷復點點頭,“我未來自行探尋答案。”

    也不用陳平安開口說話,他就自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孫琬琰跟著詢問,“我也有一問想要請教,曾經在書上見到一句話,惟天下至誠能盡其性,此語有理無理?”

    陳平安點頭笑道:“當然有理。”

    孫琬琰笑道:“那就更奇怪了,在座某些傢伙,也算得什麼心誠之人,或者說是……好人?”

    陳平安淡然道:“能否修道,淫祠成神,上山成仙,無關善惡,只在純粹,且在機緣。”

    孫琬琰欲言又止。

    陳平安微笑道:“所以才要另外的某些人同樣站在這裡,別給某些人讓出位置和道路,孫道友,你覺得呢?”

    孫琬琰眼睛一亮,她儀態萬方地側身施了個萬福,笑著落座。

    那個自號陶者的老人,沙啞開口道:“一事求教,何謂修道?”

    陳平安答道:“物其有矣,惟其時矣。故而心誠則形,形則有神,神則能化,有理之義而遇事愈明,變化代興,是謂天德,是為修道,是謂至人,是為得道。”

    “夫子自道即是傳道!”

    老人咀嚼片刻,讚歎不已,笑著抱拳道:“老胳膊老腿了,請夫子賜座。”

    陳平安伸出手,微笑道:“老先生只管隨意。”

    鍾倩算是看明白了,敢情是臉皮厚一點的,就都能坐回去?只說這個老傢伙,是鬼物吧,扯啥老胳膊老腿的。

    所以鍾倩咳嗽一聲,扭扭捏捏半天,才試探性開口問道:“陳山主?”

    陳平安笑道:“自家人,知根知底的,要坐也行,站著壓軸也可以,只看鍾宗師當下的心情。”

    鍾倩哪裡會客氣,趕緊坐下,靠著椅背,伸長雙腿,雙手扶住椅把手,舒舒服服吐出一口氣。

    反正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自己跟著山君懷復,孫琬琰和那個老傢伙,幫著你們儘可能多爭取一些時間去記住第二幅仙圖了。

    陳平安繼續說道:“下五境,銅皮境,草根境,柳筋境,骨氣境,築廬境。與武夫煉體三境同異,諸位自行體會。其中第三境,別稱留人境。”

    “中五境,洞府境,觀海境,龍門境,金丹境,元嬰境。‘結成金丹客,方是我輩人’。高君如今就是金丹境,與元嬰境一起稱為地仙。可以陰神出竅遠遊山河,可以淬鍊出一副陽神身外身。”

    “上五境,玉璞,仙人,飛昇。第十四境,天人合一,暫名合道。第十五境,沒有名稱。”

    相較於第一幅山河圖,這位陳劍仙似乎關於第二幅星象圖,說得過於言簡意賅了?

    其實將細節都已記住的高君硬著頭皮,以心聲說道:“陳山主為何這般厚此薄彼?”

    “只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才有沒有跟你多計較什麼。你這個湖山派掌門,就別得寸進尺了。”

    陳平安便以心聲提醒道:“多學學我,見好就收。”

    那幅仙圖就此消散。

    高君思來想去,終究是無言以對。

    陳平安伸手捻起那片樹葉,輕輕丟出,在眾人視野中一閃而逝。

    蓮藕福地已經是升無可升的上等品秩福地,以後至多是再多出一座與之銜接的小洞天。

    如此一來,只要落魄山不作攔阻,如今已經是金丹的高君就必然是元嬰境,甚至有希望躋身上五境。

    孫琬琰資質極佳,她甚至可以轉入門檻極高的符籙一道,未來成就肯定不低,只要給她兩本道書,一本只需是浩然入門品秩的符籙道書,再加上一本適宜鬼物煉氣的秘笈,孫琬琰在未來百年之內,一定會成為那種劍修除外、同境無敵手的金丹地仙。

    俞真意當年傳授給主動投靠自己的程元山的幾種秘傳道法,藏私不多,可以算是僅次於高君的半個親傳弟子了。

    所以脫胎換骨的程元山,確有金丹資質,只不過有資質是一回事,成不成是另外一回事,上山修道,絆腳幾次,在所難免。

    敬仰樓周姝真,當年的學武成就,如今修道的根骨資質,都與臂聖程元山在伯仲之間。

    但是有一點,周姝真要比程元山更有優勢,那就是佔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宜,俞真意是全靠自己琢磨出來的仙家術法,敬仰樓卻是名副其實的家學淵源深厚,光是煉氣士拿來就可以用的現成秘笈,就有五十餘部,只說周姝真和當代樓主,就分別修煉了十餘種仙家術法。

    當初陸臺幾次做客敬仰樓,其實就是為了堵門和攔路,堅決不讓俞真意進去看書。

    俞真意能比他更閒?陸臺的這個魔教教主,當得那才叫一個整天吃飽了沒事做。

    只說最後一次,陸臺更是帶上了那幾位嫡傳弟子,明擺著就是奔著守株待兔、順勢做掉俞真意的,陸臺連山水陣法都佈置好了。

    可惜俞真意悄然退走了。

    至於那頭修行火法的走水湖蛟,只要魏良管束得當,她甚至可以成為一位元嬰。

    這就是得天獨厚的機緣了,她真名胡焦,大道高遠,又是第一位走江的精怪之屬,被此方天地所青睞,屬於法外開恩。

    這才讓心存“要以火法烹煮江河”的一條開竅山蛇,有驚無險涉水成功。

    魏良若是此時不管,難道等到她境界超出了魏良,依舊桀驁不馴,肆意妄為,再由落魄山來管?

    純粹武夫當中,曹逆很快就是金身境了。

    至於暫時還是天下第一的鐘倩,只要別一年到頭都在落魄山那邊,只顧著蹭吃蹭喝,多跟老廚子“蹭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為遠遊境武夫,懸念不大。

    唯一的問題,在於鍾倩在躋身遠遊境之後,一旦被其他純粹武夫追上並且趕超,例如曹逆,鍾倩就很難更上一層樓,順勢躋身山巔境了。

    這座天下,武運充沛是不假,但是武運的流轉,可不講究什麼公平。

    只說那個江神子,或者說鬼物蔣泉,習武天賦並不遜色於鍾倩。李鄴侯身邊的皎月湖客卿,武夫殺青,其實就可以被蔣泉拿來當作“真跡”去臨摹。

    當然還有那個袁黃,估計以後武學成就不低。

    至於烏江,比起江神子和袁黃,無論是目前打熬出來的武夫體魄,還是天資,以及拳意的凝練程度,還是要差了明顯一截。

    學拳一事,體魄堅韌與拳意渾厚,才是千金不易的立身之本。煉體煉氣總計六個境界,每個臺階,都需要走得步步穩當紮實。

    那個曾經給烏江當師父的陶斜陽,自身學武很一般,教徒弟更是馬虎得一塌糊塗。

    換成我陳平安來教拳,給自己十年功夫,這會兒的烏江,不得是遠遊境起步?

    陳平安說道:“既然閒聊結束,那就該定規矩了,若有異議,可以商量。”

    那個斧正山的山神老嫗諂媚,低頭彎腰笑道:“陳劍仙,我能不能也坐下聆聽教誨?”

    陳平安默不作聲,只是老嫗身邊那張椅子砰然碎裂,竟是當場化作齏粉。

    老嫗被嚇得連連告罪,北晉國皇帝唐鐵意眼皮子微顫,拓跋大澤同樣心生警惕。

    陳平安雙手籠袖,緩緩道:“家國天下,仙家道場,江湖門派,有規有矩,才是正理。”

    “煉氣士的仙家府邸,山水神靈的神主祠廟,鬼物精怪的山頭道場,山上與山下,廟堂和江湖,以及幽明殊途,朝廷封正也好,禁絕淫祠也罷,反正都需要循規蹈矩。”

    “東嶽趙巨然,其治所所在,負責執掌天下鬼物與陰間,故而需要趙山君兼管人間所有城隍廟。”

    山君趙巨然愣了愣,依舊是坐著抱拳還禮,沉聲道:“東嶽領旨!”

    “中嶽鄭鳳洲,職掌天下文運流轉,第一座文廟就建造在西嶽,主祀至聖先師,副祀道士碧霄洞主。”

    陳平安繼續道:“至於一眾陪祀聖賢,主殿和東西兩座側殿,各自陪祀幾人,這些具體祭祀的禮制規格,鄭山君你與四國君主和其餘山君自擬定。兩幅掛像,我隨後會交給鄭山君帶回治所。”

    一直站著的鄭鳳洲顯然極為意外,仍是抱拳朗聲道:“謹遵法旨!”

    說完這個,鄭鳳洲便大大方方落座了。

    “南嶽懷復,職掌天下武運流轉,建造首座武廟,同樣是商議選擇哪些名將作為陪祀。武廟主祀道士碧霄洞主。副祀……”

    陳平安停頓片刻,沉聲說道:“武夫崔誠!”

    懷復抱拳道:“南嶽領命!”

    “西嶽山君宋懷抱,職掌勘驗天地靈氣流轉,負責將人間煉氣士不論出身,一一記錄在冊。兼管世間飛禽走獸,冶煉鑄造,男女姻緣,以及各國欽天監和望氣士。”

    宋懷抱聞言嘆了口氣,他比起中嶽鄭山君更意外,本來以為這趟秋氣湖之行,別說什麼竹籃打水一場空,都要吃不了兜著走了吧,不曾想還能領取這麼一份結結實實的神位權柄?!

    宋懷抱低頭抱拳,再沒有半點玩世不恭的表情,神色肅穆道:“西嶽遵旨!”

    等到宋懷抱落座,那麼五嶽山君當中,就只剩下那位自號玉牒上人的北嶽山君了。

    陳平安笑眯眯道:“北嶽神職,暫時還沒想好。”

    大木觀內,不少人面面相覷,或是對視而笑,還有些忍不住笑出聲的。

    玉牒上人竟是神色如常,換手搭著拂塵,大義凜然道:“陳先生此次為我等傳道解惑,何等辛苦,不著急,半點不著急,陳先生不妨休歇片刻……”

    稍稍抬頭,見那位青衫劍仙想了想,好像又打消了念頭,收回了原本到嘴邊的言語,然後就那麼怔怔出神,心不在焉了。

    本來對於客氣話、場面話那是極有心得的老人,只好繼續說下去,虧得精通這門學問,還能就這麼一直強撐下去。

    陳平安好像故意將這位山君晾在了一邊,其實是分心了。

    記得李-希聖曾經在天外揮袖“畫”出一幅天象群星軌跡圖,原來周密利用蛟龍溝,扶搖洲和桐葉洲三地,打造出一座痕跡淺淡的秘密陣法,用來加固天外“青道”軌跡,聯手十四境大妖初升,共同牽引一座蠻荒天下撞向浩然天下,欲想兩船就此相撞。

    陳平安利用疊陣,白景則利用法寶術法,都沒閒著,收納三場靈氣大潮,各有收穫,每次開門,大致相當於接納一位飛昇境修士的靈氣積蓄。

    人間每位金丹地仙都會舉辦開峰典禮,究其根本,就是佔據一座道場,讓其名正言順汲取天地靈氣。

    聯手成功阻擋下蠻荒“渡船”之後,陳平安帶著小陌和白景重返那處太虛“戰場”,結果仍是被想到一塊去的蠻荒老嫗和大妖官乙捷足先登,後者搶先歸攏了潮水餘韻和青道真意,不過陳平安他們也不算白跑一趟,白景直接遞出一劍,當場攪爛了官乙的一條胳膊,只是幫著老嫗護道一程的官乙,畢竟不願與白景這種沒道理可講的劍修結仇,她便主動示好,當是破財消災了,丟給白景一截生長有數粒綠芽的古枝。

    不作糾纏,等到官乙和老嫗離開,只剩下些殘羹冷炙,白景自然是瞧不上眼的,就跟修士走在路上,瞧見地上有顆銅錢,自然懶得彎腰撿錢。

    只是山主發話了,她又剛剛從官乙那邊白得了一根“值不了幾個錢”的古枝,她才樂意“舉手之勞”,收攏了相當於一位玉璞境練氣士的靈氣積蓄,凝為一顆青杏大小的靈珠,因為珠子內蘊藏青道軌跡的些許道韻,陳山主所謂的蚊子腿也是肉,與故意不說破那截樹枝真實來歷的白景一樣,說得違心了。

    大概這就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謝狗在落魄山待得很習慣,不是沒有理由的。

    之後雙方按照約定,在天外坐地分贓。

    白景給出三顆拳頭大小的碧綠珠子,相當於兩位飛昇境練氣士的靈氣家底。

    本來想著缺斤短兩如何矇混過關的白景,只因為身邊有小陌,她難得大氣一回。

    先前在北俱蘆洲晃盪,貂帽少女沾染了不少浩然風氣,市井坊間,金、銀匠人想要掙錢,除了招牌手藝,總不能是靠良心吧。

    一趟天外之行的全部收益,陳平安都有安排。

    自己汲取的三股大潮靈氣,落魄山和青萍劍宗, 密雪峰長春-洞天內的赤松山。

    至於那顆“收尾”得來的青杏寶珠,

    本來是兩種打算,要麼將其揉碎,蘊藏靈氣全部融入蓮藕福地的人間,要麼單獨贈送給某人或是某座道場,至於到底送給誰,只看那場秋氣湖大木觀的議事結果了,可以是高君的湖山派,也可以是福地某座大嶽山君府,或是南苑國太上皇魏良。這麼一顆看似不起眼的靈氣珠子,對他們這些福地本勢力而言,何止是天降橫財,簡直就是一筆鉅款了。可惜魏良是第一個被刨除在外的。本來南苑國三千精騎護送桐葉洲流民進入福地避難躲災,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故而在陳平安內心的排序,魏良和南苑國,其實是很靠前的。

    而白景最後給出的兩顆碧綠珠子,也分量不輕。陳平安難得記起一回自己的山主身份,準備用來閉關破境時用,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就在玉牒上人都覺得自己無話可說的時候,那位學究天人的年輕夫子,好像總算回過神了。

    陳平安笑道:“那你就管著這座天下,所有獲得朝廷正統封正的山水神靈?負責編訂一部山水官場的金玉譜牒。就是不知道辛苦不辛苦?”

    玉牒上人打了個稽首,連連說道: “不辛苦,不辛苦!”

    陳平安說道:“官管官一向最難管,山君可要小心了。”

    玉牒上人就沒有直腰抬頭,說道:“小神必須謹慎再謹慎,務必做到不辜負陳劍仙的厚望……”

    陳平安以心聲無奈道:“落筆空靈如神助,每從遊戲得天真。既然都事到臨頭了,吳山君又何必繼續藏拙,陸臺當年做客北嶽山巔,與此間天地第一尊神靈的吳山神,可謂相逢投緣,一同飲酒焚柏吟道篇,怎麼,陸臺在你那邊,說我壞話了?”

    如果說松籟國水神宋檢,是第一位淫祠山神,那麼這位北嶽張山君,就是當之無愧的首尊山神。

    道人模樣的老者,微微一笑,挺起腰桿,手捧拂塵,氣勢渾然一變,判若兩人,老山君捻鬚笑道:“陸道友在我這邊,提起陳劍仙,那真是好話都說盡了。今日一見,才知陸道友所言不虛,原來人間真有陳劍仙這般……好人。”

    道觀外,落水的江神子被袁黃和烏江打撈而起,救是無需救的,蔣泉本就是鬼物。

    曾經的落第書生,如今的鬼物,蔣泉清醒過後,失魂落魄,黯然神傷,坐在道觀山腳那邊,既不去大木觀內找那人尋仇了,卻也不願就此離去。

    就在此時,從水中走出一位女子,秋波流轉,她眨了眨眼睛,蹦跳著上岸,“蔣泉,還記得我嗎?”

    蔣泉抬起頭,一臉茫然,她是顧苓?自己是在做夢嗎?

    女子故作傷心狀,“這才過去幾年,就忘記我啦,你們讀書人真是薄情寡義……”

    說著說著,女子便笑著流下眼淚。

    蔣泉站起身,將她抱在懷裡,輕聲道:“曾經都是人,如今都是鬼,顧苓,我們真是般配。”

    女子輕輕點頭,“誰說不是呢。”

    陳平安站起身,抬頭望向天幕,拱手抱拳,微笑道:“謝過老觀主順水推舟。”

    遠在青冥天下青神王朝的老觀主,笑呵呵問道:“都被我如此刁難了,你小子這算不算是以德報怨?”

    陳平安笑著不說話。

    老觀主說道:“不錯,還是當年的那個傻子,真被你小子說到做到了。”

    陳平安這才開口道:“前輩沒有看錯人。”

    老觀主一時無言,最後只是笑罵一句,便撤掉了神通。

    小陌忍住笑,一旁名為傅玄介的女子劍修,她由衷讚歎道:“碧霄洞主,小陌先生,這個陳平安實在是太……唉,算了,我不會說好話。”

    老觀主神色淡然道:“小陌,回去的時候提醒他一句,只要還沒有躋身十四境,就別來這邊了。等到他有了此境,某些話才有些分量。”

    曾經有個背劍誤入藕花深處的少年泥腿子,他那會兒堅持認為,大概只是他覺得,人間萬物多如毛,我有小事大如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