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霸王 作品

第三百九十四章 道德宗來人



            “總算是到了最後一家,把這苦差事跑完了……好在北域四國不算多麼遼闊,相加起來都不如大週上三路。”

鬱子良瞧著連綿大山,取出一張地圖對照了一眼,調整木鳶飛行方向,靈活至極。

大周王朝定製,把國土劃成了十五路,每路疆域都能比得上一座小國。

靈脈福地,更是遠遠勝出。

尤其道德宗所在的上三路,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天下所不能及。

最要緊的,便是每一路中皆有五階靈脈,靈氣充沛濃郁,結成厚厚霧瘴。

修士入內,就會被有如實質的靈氣包裹,爭先恐後的往你體內鑽去。

在外界,這是隻有大境界突破,引得靈氣潮汐才會出現的情形。

道德宗五峰,名震天下,修仙界皆仰之。

實則內部分成兩脈,道脈傳經,德脈布澤,各行其是,互不干擾。

所謂的道德宗五峰,其實都是德脈弟子,掌管宗門,行走天下。

道脈傳承,歷代不昌。

或許是因為收徒標準太高,甚至有過差點道統斷絕,向德脈借了弟子的事蹟。

弟子寥寥,在外也無事蹟體現,修仙界中除非頂層修士一般人都不知曉了這裡邊門道,都以為道德宗五峰就是全部。

甚至在道德宗內部,除去峰主級別的高層,其餘修士都不明白道脈的真正含義,只知道道脈弟子清貴,一旦起了衝突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鬱子良本是道脈弟子,因為一些緣故,被轉到了天罰峰下做了一名真傳弟子。

身份特殊導致他既受同門敬重疏遠,又不會得了德脈真正的傳承教導。

不過他也不是為了修習天罰峰的功法神通而來,對此並不介意。

道德宗弟子只分外門、內門、真傳三檔,再往上就是五峰每代都只能有一位的聖子或聖女。

而且這個位置寧缺毋濫,常有五峰當中只有一兩位聖子的情況。

那些個超級大宗再是不服,都得承認,道德宗五峰聖子放在他們任何一家中都是能到了聖子標準。

反過來,就不一定了。

“孟師叔列出的名單裡邊,除了法相宗和無生宗值得高看一眼,其餘元嬰宗門都是不值一哂……那天河劍宗名氣不小,這回一看亦不過如此,放在中域定是泯然眾人矣。”

鬱子良照著名單,拜訪了北域所有的元嬰級勢力。

他此行代表著道德宗天罰峰,哪家宗門敢於不給面子,都是元嬰真君親自接見,給足了排場。

“這最後一家青楓宗成為元嬰宗門都沒幾年,更沒看頭……不過有兩人名氣都挺大,連在中域那邊都聽過幾回,今日倒要見上一見,看看究竟是什麼人物!”

大周道德宗,中域裡的中域,這片大陸上如果一定要選出一個修行聖地,那隻能是大周。

梁國,北域中的荒涼僻地,苦寒貧瘠。

兩者間差了十萬八千里,這種情況下還能有名聲傳了過去,殊為難得。

大周修士,眼界最高,連大凰、大離兩國都多有譏諷,何況北域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