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辰緣修 作品

第644章 貢院遇南大人

 李首輔絲毫沒有給兒子留有顏面,那些收入門牆的學生哪有一個是可堪大用的,沒有一個,所以才有他韜光養晦,內閣的事基本不過問,明哲保身。 

 大公子臉上早已經有了汗水,又不敢隱瞞,可是商討的事,如何解釋, 

 只得起身,對父親一拜,道; 

 “父親恕罪,三位師兄確有談到此事,可是被兒子拒絕了,楊大人家中遇到了些事,是有些急躁,應當理解,至於談論的,從三位皇子,到文官南北鄉黨,兒子都以為不可,最後還是楊師兄所言,忠順親王那邊尚可,兒子以父親在位推辭,未有答應。” 

 “哼,還算有腦子,三位皇子出宮開牙建府,天下矚目,奪嫡之路從來不是安穩之道,文官內部有陛下盯著,萬不可插手其中,至於忠順親王,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去,你要知道,在大武朝廷,天下王爺沒一個簡單的,看似無礙,就怕隱藏最深的那一個,” 

 李崇厚坐在床榻上有些無奈,自己坐在首輔位子上,現在不作為視為功,做了就錯了。 

 可李潮生不解,尤其是以後的位子,和李家的富貴怎麼辦, 

 “父親,如果,如果您走後,那些門生故舊,還有兒子,如何在朝中立足?” 

 急切地話音,讓李崇厚微微側頭看了過來,笑了一聲,有些答非所問, 

 “看人之短,天下無一人可交之人,看人之長,世間一切盡是吾師,這一路走來,是朋友是敵人還是老師,都是你的心決定的,不管任何時候,一定要記住為人善良,留有後路,做事思前慮後,多家朋友,少樹敵人,路是你走的,退下吧!” 

 “這,” 

 李潮生看著父親重新躺下,蓋上被子,竟不再理會自己,父親所言何意,心中疑問經久不絕,可是又沒有膽子再去問詢,無法,只得拱手一拜,起身退下, 

 臨走的腳步聲被李崇厚聽見,在床榻上微微嘆了一口氣, 

 “老爺,為何您不給大公子指一條,明路呢?” 

 管家見到大公子有些失魂落魄的離去,不忍心問了一句, 

 “呵呵,指一條明路?老夫還能給他指幾次明路,他自己要是想不明白,儘早的離開京城,選個好地方為官,想明白了才曾在經場立足,我的那些門生,就讓他們去吧,退下吧!” 

 “是,老爺。” 

 京城貢院裡, 

 儲年領著侯爺,又去了官員所在東首的閣樓,尚有總裁、副總裁、考試官、御史等官員的公堂、居室、點名廳、守備廳、監試廳及刷印刻字、謄錄、受卷、彌封等處所等。 

 一應俱全,也無什麼看頭, 

 “侯爺,您覺得還有什麼不妥之處?” 

 “都還好,就是感覺學子考試地方太簡陋了,夜裡太冷,也不提供火盆?” 

 張瑾瑜心生憐憫,歷來都是學生受苦,可他洛雲侯就是一位,見不得人間疾苦的人, 

 “侯爺,以前是有,可是前朝時候,貢院因此失火,燒死學子無數,從那以後,就禁止提供火盆了,這也是規矩,畢竟安全第一。” 

 儲年搖了搖頭,以前他參與科考的時候,也曾埋怨夜裡太冷,要是有個火盆多好,如今作為這些考生的主考官,也就沒了這些想法,路途遙遠,苦讀數載,只為金榜題名,這些苦算什麼。 

 “這倒也是,看來不光要查舞弊之事,還要準備其他的,救火,我尋思著太醫也要備著,以防萬一,” 

 張瑾瑜出了屋子,畢竟沒有什麼好看的,很普通的閣樓,裝飾更是沒有,剛出了閣樓,就看見拐角處有一處高聳的槐樹,立在那好似很久了,問道; 

 “貢院還有這麼大的樹,是不是槐樹?” 

 “侯爺好眼力,此乃京城有名的文昌古槐,相傳這裡是文光射鬥牛的地方,所以叫它“文昌槐“。它的根部生在路東,主幹彎曲向西,所以樹冠呈在路西邊。此槐長勢如臥龍,相傳此槐與考生的文運有關。因此考生們都要膜拜,以登龍門,故此槐為京城的名槐。” 

 看著依舊綠意盎然的槐樹,儲年思緒萬千,承蒙當年有他遮陽,才能順利入圍,是要好好拜一拜。 

 張瑾瑜看著枝葉繁茂的槐樹,也有些驚異,原來文昌古槐就說的是它,大開眼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