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辰緣修 作品

第607章 這路走的蹊蹺

 “嗯!可行。”

 “玄難大師現在何處?”

 傳令兵快速奔赴前軍傳令,

 隨即,

 “是,侯爺。”

 身邊的老嬤嬤掀開來簾子,往外看去,只見兵甲林立,周圍沒有異樣,這才放下簾子回道,

 “殿下,洛雲侯說,本侯說配不上就配不上,寧國府一群臭蝦爛魚,誰幫他就是和本侯為敵,奴婢一聽,侯爺是鐵了心的要落井下石,實在沒辦法就認了。”

 “什麼!”

 甄王妃撇了卞氏一眼,笑道,

 “二哥別急,剛下船,都還摸不清,暈頭轉向的,咱們把大營的旗幟亮起來,看到了自然就知道歸附過來。”

 “師傅,您為何要這樣安排,剛剛方丈不是說,要您和朝廷皇室的人交好,以減少劫難,弟子雖然愚鈍,但還是知道,機會難得,為何會這樣安排。”

 東王妃隨是小門小戶,但是進了東王府開了眼界,早年間在江南時候,見過軍陣的。

 周香雪拿起印章在宣紙上用了印,而後輕輕放下硃筆,看著跪在地上的女子,輕聲問道,

 至於其他馬車內,各府的命婦,都緊張的坐在車內,想著和太后或者娘娘搭上一句話,

 張瑾瑜看著遠處的山巒,郁郁青青的北山,隱沒在雲霧之中,宛如仙境,寺院在山頂,自然是看不清,不過寶殿的輪廓時隱時現,別有洞天。

 張瑾瑜也沒想寺院的事,始終記得長公主隱居之地,要是路過楓葉谷,怎麼也要去看一看,或者說拜訪一下長公主,見一見這個頗具美名的殿下。

 北山楓葉谷,

 在此修養的長公主周香雪,在書房內書寫著字,而書案前,一副臨摹的字帖,慢慢顯露出來,蒼勁有力,英姿勃發。

 又是傳令兵去傳令,只是領路的將軍換成了寧邊。

 只有身邊的月舒二女聽明白了意思,二女對視一眼,從身後的內櫃中,各自摸出了匕首放在袖中暗兜中。

 “啟稟太后,臣來了,剛剛聽到北山方向有號角聲傳來,臣覺得小心一些,先派了騎兵過去警戒,稍等一會,即刻出發,不耽擱太后進香時辰。”

 “侯爺,也有可能,聽說皇城司的百戶,連夜去靜安寺給方丈玄難去了信,想來是準備迎接的。”

 “可是殿下,太后的鑾駕就要到了,這時候去,”

 有些話不好明說,劉月有些焦急,籌備多日只為了今朝,但是周香雪好似沒有聽見一般,回身進了內殿更衣去了,二人無法,起身一同而去。

 然後河西郡士兵一擁而去,相反河東郡士兵都朝著彭將軍將旗追過去,這才把混亂的碼頭士兵分開。

 只有那一襲紅衣的女子跪在地上,也不言語。

 一五四.六.九七.

 “怎麼靜安寺會傳()

 出九聲鐘聲,與禮制不符啊。”

 老嬤嬤應了一聲,準備起身,此時的窗外,張瑾瑜帶著人已然到了,回道,

 嘆息聲響起,隨後又是一片寂靜。

 “是,師傅。”

 李哲領了命,帶著親兵營人馬往西南移動,緊接著,號角聲響起,

 無心闡師問道,法靜忽然噤了聲,定定地看著師傅,怎能不記得,雖然不是養在汪家,可自己乃是汪家的嫡子,汪家一族滅門,如何不記得罪魁禍首洛雲侯,好似有些怨恨,又好似解脫,臉色猙獰了一下,又迅速低下了頭,

 “認得,滅族之仇如何能忘。”

 寧邊接了令,然後讓身後的親兵傳話,

 長公主猛然抬起頭,看向跪在地上的劉月,不敢相信,想到了剛剛被趕出京城的時候的淒涼和悲憤,也只有玄難大師用佛法開導,這一幕幕彷彿還在昨日,如何就去了。

 “哦,你是說洛雲侯,他,倒是一個極大的變數,世事無常,總歸不是一成不變的,他說了什麼。”

 只有王夫人臉色有異樣,這鐘聲不像是迎接太后的意思,反而有些淒涼的意味,難道靜安寺有變,

 只是太后年歲大了,耳朵有些聾,倒是沒注意,想了下,前方有號角聲,定然是有軍隊集結,可是想了想,除了洛雲侯的兵,京城並未派大部禁軍出城啊。

 “你現在就領兵下去,打出旗幟,往南走,在那收攏兵丁。”

 “全軍聽令,停!”

 張瑾瑜則是去了太后的鑾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