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三月 作品

第229章:大秦,聖地,書院,天宗

 
“不,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直接就在虞家附近,殺了這修士,順便給虞家來個下馬威。”

 
第三位修士,眉頭一皺。

 
“可我們這麼做,大哥同意嗎?”

 
被稱為二哥的修士,冷笑一聲。

 
“怕什麼,等我們幹完這一票,大哥只會誇獎我們。”

 
“這事,又不是第一次幹了。”

 
“事不宜遲,走。”

 
三人飛遁上高空,放出一艘仙舟,乘坐離去。

 
韓易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謹慎,暫時避免了一場廝殺,他這樣的謹慎,是從上次他從乾都離開時被黑神樓殺手嚴布堵住這件事中學會的。

 
吃一塹,長一智,經驗就是這麼來的。

 
而且。

 
傳聞中。

 
黑神樓的委託,只有幕後黑手死了,委託才會撤銷,韓易並不知道為何自己被黑神樓盯上,但他還是時刻警惕著可能有的襲殺。

 
紅月仙舟很快,再加上韓易境界已經突破到了金丹,自然比築基時的速度,要快上許多,築基時花了十天,而這一次,縮短了四天,只用了六天的時間,便抵達縉雲仙城。

 
抵達縉雲仙城後。

 
韓易想了想,並未直接御使仙舟,穿越萬妖山脈,而是進入仙城,找了萬仙樓,租用了仙舟位置,等了三天,仙舟啟動,飛向天南仙城。

 
萬妖山脈的線路,被幾個大的商號壟斷,這幾條線路要比其他地方安全得多,韓易不想出意外,還是選擇乘坐仙舟,如有問題,也有萬仙閣的修士護衛。

 
雖速度慢點,但勝在穩定。

 
之前他從天南仙城迴歸,就連玉京山的吳罡,金丹中期的修士,都是乘坐的仙舟,而不是獨行,便可以看出來,這條航線並不簡單。

 
仙舟上。

 
這一次,倒沒有發生上次飛禽妖獸襲殺仙舟的情況。

 
不過,半個月的時間,仙舟上的修士,很多也聚在一起,相互攀談,交流情報,就像上一次韓易遇到羅霞山四散修一樣。

 
韓易也不例外,他此刻的修為,是築基中期,身上一套灰色長袍,揹著一柄火紅色長劍,一看便是散修的裝扮。

 
韓易湊過去和其他築基修士,相互交流情報。

 
不過,他知道的,都是相對過期的情報,他這七年,主要都是在修煉,對外界的情報,知道的不多,他只是想要混混看,是否可以免費蹭點情報而已。

 
特別是看看有沒有關於袁舜下落的蛛絲馬跡。

 
“聽說,九鼎宗的一位真傳弟子,在太靈山突破金丹,但卻被魂宗的修士殺了,煉為魂奴,這讓兩宗的元嬰修士,都下場了七八位,最後將整座太靈山都打碎了。”

 
“那場面,尋常金丹修士,都圍觀不得。”

 
“不得了啊,這可是大秦四大聖地中的兩座,雖然比不上造化門,但比羅浮山可都要強。”

 
“魂殿的修士,膽子也夠大,直接就將聖地的一位真傳弟子,直接煉化為魂奴,這應該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專門盯著的,要不然不可能那麼容易。”

 
“這等聖地,哪是我們這些散修可以參與進去的,也只不過是當成談資罷了。”

 
盤坐著的韓易,突然心頭一動。

 
大乾仙國有兩座聖地,山和海,也就是玉京山和萬星海。

 
而大秦帝國,則有四座聖地,分別是造化門,魂殿,九鼎宗,羅浮山。

 
這四大聖地中,造化門排於四聖地之首,傳聞造化門的上任宗主,其修為,已是踏足半仙之境,在某一條仙路上,走得很遠,在大秦帝國,甚至在整座玉衡界,都只是屈居大秦帝君之下。

 
而魂殿,則是較為神秘,在神魂一道上,整個玉衡界,無出其右。

 
至於九鼎宗,宗門九鼎,皆為靈寶,傳聞九鼎合一,可化為真正的仙器。

 
不過,歷史上九鼎宗也曾遭遇劫難,如今九鼎已是遺失其三,只剩六座,如果九鼎集齊,九鼎宗便有可能一躍成為四大聖地之首了。

 
而羅浮山,則是一個劍修的宗門,居於大秦東面,一座名為羅浮的山脈上,故稱羅浮山。

 
“對了,你們聽說了沒,豫州仙城的觀玄書院分院在招修士,成為書院的導師,待遇豐厚,不過,至少需要金丹的修為。”

 
“可惜了,如能稱為觀玄書院的導師,有觀玄書院做靠山,哪裡還會像現在這麼慘。”

 
說起‘觀玄書院’,這些散修的臉上,突然有光芒閃爍,這是嚮往的光芒。

 
韓易心頭恍然,在這些年,他對玉衡界的諸多大勢力和宗門,都已是有基本的認知。

 
大秦仙國,除了高高在上的仙國之外,尚有四大聖地,三大書院,九大天宗。

 
聖地,書院,天宗,便是大秦的頂級勢力。

 
四大聖地自不必說,造化門,魂殿,九鼎宗,羅浮山,每一座都是極其特殊的。

 
而九大天宗,則是大秦仙國,九座大宗門,這九座大宗門,都堪比大乾仙國的三大宗,宗內都曾出現過化神大能。

 
三大書院,便是大秦境內,三個和九大天宗並列的書院。

 
大秦三大書院,觀玄書院,時光書院,傳道書院。

 
這其中,時光書院和傳道書院,都極具特殊。

 
時光書院,每三年會挑選一百位弟子,而且,這一百位弟子,是導師親自前往外界挑選,這個外界,並不僅僅是大秦仙國,而是包括整個玉衡界,屬於走極致精英路線。

 
傳道書院,最神秘,這個學院,並無固定書院位置,而是採用傳教的方式,這也是傳道書院名字的由來,每一位學院的導師,傳道之時,只能帶一位弟子,這位弟子滿足出師條件,正式出師後,這位導師才能收第二位弟子。

 
觀玄書院,在這三大書院中,屬最為尋常,實力排在末尾,但卻是相對平民的一個,每隔十年,都會招收散修去擔任導師,雖然名額有限,難度很高,但對散修來說,已是最佳的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