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此事有蹊蹺

 最後寫了炮製方法和每日用藥劑量注意方式,外加李柏的署名和張善堂的署名。

 “這方子沒問題,主治脾胃虛弱,食停氣滯,溼熱內阻,胸膈痞滿,對於周員外兒子的病恰好是對症下藥。”

 只一眼,張也就排除了藥方的問題。

 “沒錯,因為是孩子服用,李柏還特意減了幾味藥的劑量,可以說是在保守的情況下將藥效發揮到最大了。”

 這是陸彎彎第一次看見李柏寫的藥方,她還記得第一次見他時,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辨藥也是靠著拓本上的畫依葫蘆畫瓢去分辨,短短兩年時間他竟然進步如此之快,這字也是揮遒有力,整個方子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沒有半點塗改的跡象。

 “小童,周員外家的藥是在我們這裡炮製的嗎?”

 “不是在咱們這裡炮製的,因為咱們沒有廣木香和半夏曲了,我記得那小廝說回縣城的藥房去買。”

 小童對周員外家陪同的小廝有點印象,只記得他當時很著急,一過來就說要最上乘的藥材,不管多貴,聽到幾味藥材沒貨時還罵了句晦氣,聲音不大,但是他聽得真切,然後急匆匆帶著孩子走了,說是去縣城裡抓藥。

 “周員外?是縣上的周員外嗎?”

 李姝記得鎮上沒有姓周的員外。

 “是的。”

 “他們既然是從縣上過來的,怎麼會來鎮上的醫館看病呢?我記得縣裡不是有兩個醫館嗎?一個廣安堂,一個濟坤堂。”

 “好像說是縣上的兩個醫館一個沒開門,一個大夫出診去了,醫館裡沒一個會診脈的,所以才來了咱們這裡。”

 當時人來的時候張也對這個問題也感到好奇,就隨口問了句,畢竟廣安堂和濟坤堂的名號可比他們醫館大多了。

 不過小廝這麼說他當時也沒多想,他們醫館偶爾也會出現大夫不在或者特殊原因不開門的情況。

 難道真的是其他藥房抓錯了藥?

 事不宜遲,李姝馬上動身去縣裡,張也和陸彎彎也表態他們要跟著去,畢竟他們學醫的在這方面要比李姝強不少。

 不過現在天色已晚,三人決定連夜動身去縣城,第二天一早好去官府和兩個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