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洛佳 作品

第119章 蒙恬來降

  另一方面,龍城所在的漠北郡是塞北草原上土地最肥美的地方,經過十餘年的苦心經營,龍城的規模已不在柳城之下,城中百姓安居樂業,來往商賈絡繹不絕。龍城也儼然成為了北燕最重要的交通及經濟樞紐之一。遷都龍城,更可以將其交通與經濟樞紐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從而推動整個北燕經濟的發展。

  有此二點,李憐雲才下定了遷都的決心。當然,他剛剛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也遭到了朝中不少老臣的反對,畢竟,龍城距離亡燕故地萬里之遙,如果真的遷都,那對這些燕國老臣而言,就是真正的背井離鄉了。

  不過好在多數大臣都贊同李憐雲遷都的想法,李憐雲的心腹自不必說,一些年輕的大臣和番將番臣們並沒有燕國老臣們的顧忌,他們也都十分贊同遷都。所以遷都一事,僅僅一次朝會,就被議定。

  而作為遷都一事的主理人,白裡蘇在操辦此事的過程中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所以面對李憐雲的發問,他只稍加思索,便自信回道:“大王放心,遷都龍城一事,最遲明年立夏便可全部完成!”

  李憐雲聽罷,立即笑著讚道:“哈哈!丞相不愧為國之棟樑!凡本王交辦之事,無論鉅細大小,你都能辦的井井有條,本王可真是越來越離不開你咯。”

  白裡蘇恭謙回道:“大王過譽了!這都是微臣分內之事!”

  李憐雲點了點頭,隨即又鄭重其事地叮囑道:“老白,換取秦國谷種與遷都龍城是我北燕最為重要的兩項國策!若能將這兩項國策悉數落實,我北燕問鼎中原則指日可待矣!望你時刻牢記,與群臣上下用命,共同辦妥此事,不得有絲毫偏廢!”

  白裡蘇立即應道:“微臣謹記大王聖訓!”

  李憐雲擺手道:“嗯,行了,去吧。”

  “遵命!微臣告退。”白裡蘇拱手應道,隨即緩緩退出了寢宮。

  不多時,李憐雲也將手中的點心囫圇吞下,隨即擺駕王宮大殿,準備上朝。

  待李憐雲駕臨大殿,群臣早已齊聚。大殿之上,群臣有說有笑,議論不止,唯獨廷尉神情嚴肅,似有心事。

  李憐雲瞥見廷尉的異常,剛開始也沒有多想,可他仔細注視了一會之後,突然聯想起了與蒙恬的十年之約。他掐指一算,發現十年之約的日子已經到了,於是便在心中暗自竊喜道:“嘿嘿,時間過得可真快啊!看廷尉神色異常,莫非蒙恬信守踐約,意欲歸降於我?”

  想到這,李憐雲愈發激動,三步並作兩步來到王位落座。

  群臣見狀,立即停止議論,並齊齊對李憐雲行三跪九叩大禮。

  朝上,群臣百官將諸事逐一呈奏,而對於這些大事小情,李憐雲也是一一指點,盡數示諭。

  然而諸事議罷,李憐雲卻始終不見廷尉開口。於是便忍不住問道:“廷尉,本王從上朝開始,就見你神色有異,是否有要事呈奏啊?”

  廷尉拱手應道:“大王神目如電,微臣欽佩萬分。微臣的確有事啟奏,只是······”廷尉說了一半又變得猶豫了起來。

  見廷尉欲言又止,李憐雲忙寬慰道:“愛卿不必拘束,有何難言之隱但說無妨。百官皆在,正好可以共議此事。”

  廷尉遲疑了片刻,拱手道:“大王,微臣恐此事會擾亂朝堂,故而思前想後,未曾開口。微臣想散朝之後單獨面聖,再奏呈此事。”

  李憐雲聽罷,愈發覺得此事與蒙恬有關,於是便迫不及待地說道:“愛卿別墨跡了,朝堂之上,言路通達,大事小情均可呈奏,你就趕快說吧。”

  見李憐雲態度堅決,廷尉只得拱手應道:“遵命。”緊接著,他便如實稟道:“微臣啟奏大王,近日···天牢的獄官多次上報,說賊將蒙恬請求面聖,還說他是要向大王請降。”

  李憐雲激動道:“哦!?果有此事!?”

  廷尉應道:“千真萬確!”

  李憐雲埋怨道:“如此重要之事,你為何不早說!?”

  廷尉心頭一緊,回道:“大王恕罪!微臣確有拖延之實,但也是事出無奈啊!”

  李憐雲不解道:“這有什麼無奈的?”

  廷尉回道:“大王,蒙恬此人您是知道的!他血氣方勇,冥頑不靈,且詭計多端!他在獄中尚不安分守己,若是讓他上得朝堂,微臣恐他會對大王不敬,做出犯上之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