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疆北大捷

 在雲家之前,京都權貴一直分為兩派,朝堂之上是淮安王一人之言論,大半官員出於他一人之門生,就連和碩世子都被陛下從小扶養在膝下,早早便入住了東宮,雖然並沒有承認他是儲君,可當今天子無子,勢必會從宗親裡挑選,這和碩世子上位在諸國看來,是遲早的事。

 而疆北一帶,樂毅侯手握重兵,常年盤踞在外,不理會朝堂之事,可他的女兒靜和郡主一直在京都為質,關係著朝堂與疆北的和諧,畢竟從舒與將軍死後,邊境小國全都突然起軍作亂,那時皇上剛剛登基,又恐淮安王謀反,也不知怎麼跟樂毅侯商量好的,竟然真的同意將自己唯一的女兒給送入京來,靜和郡主看似被接入京都照顧,實則威懾淮安王。

 這內憂外患之際,晟國的命脈就像一根緊繃的弦,一觸則斷,而這絃斷的時機,便是疆北大捷的消息傳來。

 紀澤一十七年,邊疆多年混亂局勢平定,諸國遞上降和書,只待晟國天子同意後,便會進京朝拜!

 這海晏河清的盛世,就只差肅清黨羽,還政治清明瞭。

 同年白商,素節節氣。

 多年不曾關照邊疆的天子,一封詔書召將軍回京,按功封賞。

 這既是天子的意思,也是淮安王的意思,如今戰事已定,誰想要一個功高蓋主的臣子,當年的舒與將軍亦是如此。

 不回京便是違抗聖旨,可若是回京,邊疆的一兵一卒都是要駐守邊防的,當然京都重地也不可能讓人帶著幾個軍隊回去,所以明明是進京封賞,卻弄得人進退兩難。

 浩野千里之外,遠山無高大叢林,野草在馬匹過後招搖。

 將士們訓練的聲響穿透了雲層,他們打了勝仗,這次是徹底的勝利,歡呼雀躍是怎麼都掩飾不了的。

 兵戈鐵馬,氣勢恢宏!

 樂毅侯操練完三軍,便轉身向一個帳篷走去,那個帳篷立在眾多帳篷的最中心,而且與其他帳篷明顯不同是,搭帳篷的布料明顯華麗很多,上面還有著精緻繡紋,這哪裡像是來打仗的啊!像是來做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