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 作品

第580章 不按歷史軌跡出牌

  趙鼎眼珠一轉,說道:“我倒有個想法,不知道能不能有效?”

  “說來聽聽。”

  “咱們兩個勸說皇帝,皇帝未必會聽,但是如果讓後軍都統制,江淮戰區韓世忠和名將岳飛聯名上書,請求正面迎敵。

  他們兩個可是皇帝最仰仗的大將軍,如果他們顯示出足夠的信心和決心,未必就不能夠說服皇帝。”

  李綱心頭一動,其實剛才他已經看出趙桓多少是有猶豫的,如果這時候有人再添上一把柴火,未必不能夠說服皇帝改變主意正面迎敵,而不是把金軍放到長江以南去。

  趙鼎的這個提議讓李剛連連稱是。

  當下兩人聯名寫了一封緊急公文,分別送給岳飛和韓世忠,提出他們的看法,並請兩位大帥緊急稟報陛下,請求正面迎敵,而不是把敵人放到長江以南。

  面對金軍的大舉入侵,韓世忠和岳飛都十分著急,因為皇帝下的聖旨是讓他們龜縮在鎮守的五十個城池之中,不許出戰,除非敵軍強行攻城,否則便放他們過去。

  韓世忠和岳飛心目中,這簡直就是懦弱。

  要知道他們倆手中各自擁有軍隊十五萬,加起來兵力達到三十萬,而此番南進的金軍東路和中路加起來的兵力也不過才十五萬,再加上西路軍完顏婁室的十萬軍隊,總人數也不過二十萬。

  但完顏婁室依舊是老套路,進攻川陝,距離華東華北和京湖江淮,遠在萬里之外,無法合併一處。

  所以他們要面對的只不過是十五萬兵力的東路和中路軍而已,他們兵力達到了二比五,完全可以正面抗衡。

  在經歷了此前的無數次勝利之後,兩人對金軍的戰鬥力開始不那麼重視了。

  兩人已經在準備給皇帝上書,請求允許他們正面迎敵,阻止金軍進攻。

  而現在他們又收到了李綱和趙鼎這兩位朝中頂尖的一文一武的兩位大臣的來信,表達了相同的意思,這一下兩人算是找到了同盟軍。

  有宰相和樞密使在後面,也有相同的想法,使得他們進一步有了膽氣。

  於是兩人都分別上奏者,請求趙桓准許他們正面迎敵,並隨奏者送上了軍令狀,如果戰敗,願意軍法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