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 作品

第254章 直接給百姓發錢

  自古以來,百姓服勞役,那都是理所應當的,是免費的,還要自己掏糧食自己解決吃住行,朝廷是不管的,這個先例一開的確後患無窮啊。”

  趙桓說道:“所以這才讓你們開動腦筋想出一招來,不要成為一個先例,也不要引起後患無窮。

  至於為什麼朕要把錢發到百姓手中,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我大宋的經濟繁榮起來。

  怎麼繁榮?讓廣大百姓手裡有錢啊。所有人都有錢了,就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有錢是要花的,他們會拿去消費,買耕牛、買種子,買糧食、買衣服,給孩子交學費,娶媳婦、嫁閨女等等。

  不管用來幹什麼,只要他花了,相應的產業就能因此繁榮起來,就能刺激各方面生產的提高。

  舉個例子,百姓手裡有了一筆錢,首先買糧食,買耕牛,買農具。如果錢還剩比較多,那就可以買點肉,買衣服。

  那麼賣耕牛農具的鐵匠,養耕牛的養殖戶,打造農具的鐵匠,紡織衣服的養蠶人都有生意做了。

  如果他錢還更多些,用來做別的,比如說想看點書學點文化,那麼書商就有錢賺了。

  想出城看看轉一轉,那麼客棧、餐館以及僱用車馬的車伕就有錢賺了,背東西的苦力也能掙錢了。

  賣農具的雜貨鋪要進貨,鐵匠就有生意了,鐵匠擴大生產要請更多的夥計,那又能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

  所以,只有百姓手裡有錢,才能使整個社會的經濟繁榮起來,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藉著興修水利的機會,把錢直接送到成千上萬的百姓手中去,讓他們手裡有錢,讓他們去消費,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整個社會發展後,經濟繁榮了,朝廷才有更多的稅可以收,不然百姓手裡都沒錢,拿什麼來交稅?強行盤剝,只會官逼民反,進入惡性循環。

  所以,不要捨不得把錢給百姓,說到底,朝廷把錢送出去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回來。要知道,錢只有拿去用才是錢,否則就是些廢紙。

  不知道朕這樣說,諸卿能夠領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