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皇帝題詞

  日報是陛下的報紙,是朝廷的報紙,刊登的文章必須準確全面地體現陛下的思想。”

  趙桓很滿意地點點頭:“你能想明白這一點,朕很欣慰,朕沒有看錯人。”

  頓了頓,又問道:“那你個人對發行紙幣這件事怎麼想?沒關係,怎麼想的就怎麼說。”

  李清照回答:

  “紙幣之所以百年之前在民間自發出現,就是因為鐵錢或者銅錢不能滿足百姓生產生活的需要。因此,紙幣肯定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而且,在收歸朝廷發行之後數十年裡,因為總量控制很好,並沒有造成後來的大貶值,沒有成了掠奪百姓財富的工具。

  所以臣以為,發行紙幣如果能嚴格控制發行量,是能夠發揮其作用,而避免成為魚肉百姓的工具的。對百姓一定是一件好事。”

  趙桓笑了:

  “你回答得很好,的確如此,紙幣的發行不僅利民,更利國。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最為重要的手段。

  以後你就會知道,在發展經濟這條路上,通過紙幣上能玩出很多花樣來,能使咱們大宋的經濟走上快車道!”

  李清照拱手道:“陛下英明神武,高屋建瓴,定能領導大宋走上國富民強之路。”

  趙桓大笑。

  一路來到福寧殿,朱皇后和黃小潤兩人正在這裡書房批閱奏摺。

  見到皇帝回來,兩人趕緊上前迎接。

  趙桓吩咐筆墨伺候。

  邵成章拿來紙筆,在龍案上擺好,然後拿過鬆煙墨開始在硯臺裡研磨。

  磨好了墨,趙桓御提筆在手,題詞:

  “朝廷喉舌,抗金號角,重整山河,大宋萬歲。”

  見到趙桓這題詞,幾個女子都驚呆了。

  萬歲這個詞歷來都是皇帝特有的,可是皇帝卻在創刊大宋日報上用了大宋萬歲,這適不適合?眾人都心裡打鼓。

  李清照小心翼翼對趙桓說道:

  “陛下,最後這句大宋萬歲,能否改成大宋長存?”

  趙桓擺了擺手:

  “不,就用‘大宋萬歲’,——我大宋臣民稱呼朕為萬歲,朕也要稱呼為大宋臣民為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