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發展經濟

 但是陛下即將如此說了,那這些措施就不能再實施。

 陛下已經給了臣很多思路,臣有信心開源節流,找到更多掙錢的方法。”

 趙桓說道:“你能夠完全體會朕的心意,這很好。我們的改革不能增加民眾的負擔,也最好不要與既得利益者爭利。

 當然,像鹽鈔之類不得已實施的那就必須要推行,其他能不動那些人嘴裡分到的肉那就不要去動。大敵當前,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要起內亂。團結一心抗金才是第一位的。”

 一番話說的李綱等人又是連連點頭,都深以為然。

 之前王安石的變法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動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而且,變法中其實很多是官府的經商行為。商業經濟這東西只要跟官府搭上勾,那麼肯定會變味,再好的經也能被這幫大小官吏的歪嘴給念歪了。

 趙桓定下原則不與民爭利,包括不跟那些既得利益者爭利,那麼就會很大程度上減少變法革新的阻力。

 可是如果不與民爭利,如何掙錢?李綱等人一頭霧水。

 包括梅執禮這位財政的大管家,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所以望向了趙鼎。

 趙鼎接著說道:“臣覺得第二步必須要恢復常平倉,而且要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而且要擴大常平倉的規模和範圍。

 兵荒馬亂的時候,一些無恥奸商囤積,謀取暴利。如果朝廷有強大的常平倉做支撐,平抑糧價物價,那麼就能夠解決兵荒所帶來的糧食問題和物價問題。”

 常平倉在宋朝開國之初就已經建立,但是執行的過程中卻十分的不理想,本來常平倉是用來救濟災荒平抑物價,應付危機的一個好手段,歷朝歷代都是比較重視的。

 可是宋朝經歷了百年太平盛世,除了西夏邊境有戰事之外,大宋的絕大部分疆土都太平無事,百姓安康,就算有戰爭也是小範圍小規模的。

 這些引起的糧價和物價問題,憑著朝廷強大的財力很快就能解決,常平倉基本上沒有起到特別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