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覺 作品

南岐州點點——佛像無生·道法自然(三

    祥和的時代。然而,這也是一個悲哀的時代,走路的人羨慕坐車的人,坐車的人羨慕別人車上的珠寶蓋簾,有了珠寶蓋簾的人羨慕那些坐著車、坐著車卻摟著美人的人...而摟著美人的人,心裡還想著某個豔樓中的絕世美人....

    他看了許久,竟然沒有在佛繫世界找到哪怕一個滿足於現在的快樂的人,一個玩具已經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一桶酒和三盤子好菜也滿足不了兩個嘮嗑的青年,這裡的人從來不知道滿足,他們的需求永遠是無法被滿足的狀態,因此,即便他們豐衣足食,即便他們每日都過得很享受,但每個人都是不幸福的,都是悲苦著、煎熬著內心的可憐人。

    道系青年嘆著氣,他來錯了地方,這裡並不需要他,他只有一雙手和寒酸的包袱,根本滿足不了任何人的願望,也並沒有誰再願意聽他這一個瘋道士講道理。他乾脆在群山中建了個木屋,隱居在了那裡,躲避起了世事。

    回到道法世界,佛系青年這幾日一直在找尋著建寺院的好地,太貧瘠的地方不能去,骯髒的地方更不能去,這是對佛的不敬。還需要選那種風水寶地,這樣的地域更有利於佛光的現世,最終佛系青年離開了一片慌亂窮困的山區,來到了一座在亂世中還算有牌面的城市。靠著自己發展的信眾,他很快在某處山清水秀地建好了寺院。他知道那些受苦受難之人若要來見他,多半是要求救贖的,寺院裡沒有足夠的糧食,管不起苦難之人的溫飽,而佛系青年也不能救贖他們,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脫和幸福的開始。

    所以佛系青年將寺院中的神像做成了某位特殊的神佛,這神佛管的是人間姻緣和子嗣香火,也只能對這兩個心願產生回應。這樣一來,寺院就清閒了很多,平日裡那些受苦受難之人自在家中唸佛,或是在自家遠離做了尊大佛像,每日參拜,不會去寺院叨擾佛系青年,而能去寺院的都是些“上層之人”。只有無憂無慮者才會去求人間姻緣和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