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叉 作品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書再探

  剛才只是粗略感知,還寄望瞎子解說,既然瞎子不解說,自己沉浸進去,其實還是能有所感的。

  所謂的自然,並不是演化自然造化,天書並非創世書,那是亂世書······實際意義就是,它所有的分頁,都是武道有關的。

  它和原先那片金箔的顯著區別就是,不像金箔那樣演化各種各樣的武技招式動作,它是各種各樣依據自然之道演化成的特殊技,典型的就是此前體驗過的音攻、陣法,乃至於借用風力等等演化成的輕功,諸如此類。

  其實應該還有五行,比如最後的雷霆之路,如果自己修的什麼火屬性冰屬性真氣,應該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感悟和好處。但只是屬於融入自然的一個環節,不是專門在闡述五行。

  趙長河不認為這與四象教能有太多對應,她們有可能對應的是另一頁,有一頁專職於五行之道的天書。

  另外這也不對應山川物產,那可能另有一頁天書,也可能沒有。那些寶物奇珍,說是與武道相關也可以,說不屬於武道也說得過去,暫時未知。

  但如果以這一頁為基礎,加上一頁山河物產、加上一頁金木水火土的使用,感覺一個完整形態的模子就出來了。

  天書應該是怎樣的東西在此大致有了底子。

  其實原先那頁金箔,可以演化各種各樣的具體武學,更類似“武學總綱”,而這一頁更接近於給金箔升級,加上了新補丁。

  比如原先金箔你和人交戰之時,它可以記錄並解析對方的武學,但卻並不能從中解析出對方的內功來。想要知道別人的內功、輕功、各類特殊心法,那就必須拿秘籍給它解析,這侷限性還是很明顯的。

  同樣,如果對方用的是音攻,或者佈置了陣法,金箔肯定解析不出來的,趙長河從來沒辦法靠金箔去解陣。或者放火燒你,拿水淹你,它甚至連那是武學之火還是真在點火燒人都未必分析得出,因為缺失了這些“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