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宴 作品

第二章 垂釣老叟

 而他如此實誠的答案,令老叟更加出乎意料了。畢竟如今的慧心儼然是一副尋常少年的穿著打扮,又束著發,除了這特別的名字,舉止行為亦分毫不像寺中修行之人。本以為是個與他能有一面之緣的普通後生,不曾想這小後生的身份,竟是比隱居於山野之地的他還要特殊。

 倒是漲了見識。

 “有趣,有趣!老朽還是頭一回見這新鮮事。”老叟顯然對慧心的興趣更濃了,“敢問小師傅為何做這副打扮?”

 這老叟有這探究心倒也是慧心意料之內的事,慧心本也無心隱瞞任何人,如實回答便是。更何況眼前這位仙風道骨的老叟,也令慧心頗有好感,不免令他想起了那多年未見的覺明大師。而老叟能耐得住寂寞獨自隱居於此,倒也讓人有幾分佩服。

 “說來倒也不是什麼特殊的事兒。”慧心娓娓道來,“我無父無母,但與佛門有緣。出生起便在靈目山的大覺寺中成長,師從方丈覺明大師,修習佛法。在師傅眼中,我自小便聰慧伶俐,三歲識字、七歲便已閱遍藏經閣大半經書,師傅自是對我寄予厚望,坦言我能成一代高僧。

 可我自個兒卻以為,我雖能背下諸多經文、與師兄們談論佛法,卻終究談不上能夠參悟。並非是我太過年輕、或是毫無智慧,而是我未經世事,難以感同身受。佛說人有八苦,又有七情六慾,我體會甚少,既是沒有體會,又何談參悟呢?

 若是我終其一生都不曾踏出大覺寺半步,便是將那些佛經倒背如流,也不可能成為一代高僧的。來世上一遭,總歸是要多看看這世間種種,親身體會,才不枉活這一次。不入紅塵,焉能看破紅塵?老先生,你說可對?”

 慧心侃侃而談,老叟安靜聆聽,微笑著連連點頭,他的眼底滿是對慧心所言的欣賞。

 “小師傅有這般見解,並能付諸行動,的確是有大智慧之人,覺明大師所言非虛啊!”老叟誠心讚歎道。

 “哪裡,老先生謬讚了。”慧心被誇得有些紅了耳根。

 雖說慧心自小沒少被誇讚,可成為一代高僧到底還是遙不可及之事。現下這老先生如此高贊,令他突生受之有愧之感。

 “看小師傅這般年少,想來是才下山不久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