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宴 作品

第二十六章

    在陵州求學時,二人彼此照應,志趣相當。雖他們是工部侍郎及刑部尚書之子,卻都不願託父輩的關係在京州謀個一官半職,只覺那是無能之人才有的想法。他們亦不想走科舉之路,故而平日最愛研究的,便是兵法。他們所向往的,便是投軍報國,在戰場上殺敵,守護這大好河山。

    “晉一兄。”夜裡蕭寒遠在周進處研究兵法時,突然心有所感,“我朝地域遼闊,然天高皇帝遠,南邊蠻夷之地,西邊遼州異族之地雖對我朝俯首稱臣,然邊遠之地終歸難與我中原一心。歷朝歷代,邊遠之地暴亂、謀反一事數不勝數,使邊民流離失所,動盪不安。你我出生富貴,可一想到百姓之苦,終究是不能獨善其身。”

    “是啊,若能披巾斬棘,除蠻夷,平動亂,建功立業,你我又何愁一身抱負無處可施。無涯,待學成時,你我便去肅州投軍可好?”周進聽到蕭寒遠這些話,也是心中贊同,便提議起了從軍之事。

    蕭寒遠連連點頭,為有一個志同道合的好友而欣喜萬分,然回過頭來,卻有一絲猶豫:“不知家父知道此事,是否會同意……”

    “你既未曾問過,又怎知他會不同意?”周進安慰道。

    “這倒也是。”蕭寒遠安下了心。

    在陵州求學五年,略有小成。蕭寒遠與周進也動身回了京州。

    到京州時,二人分頭各自回家,亦各自向父親說明了從軍的意願。

    當蕭九若知道蕭寒遠的志向之時,並無多驚訝,其實他就料到有這一日,故而早做了準備。

    當年蕭寒遠出生之時,有一流浪道士來到了蕭府門前,徘徊不前,手中搖著銅鈴,高聲道:“生之禍,死之福,生死相依,貴人涅槃重生,福澤萬年!”

    蕭九若在府內隱隱聽見這話,好奇不已,生怎是禍,死又怎會是福?於是忙走出府外,只見一著青灰長袍,模樣仙風道骨的長髯道士在門外微微笑著,似是料到他會出門。

    “道長有禮了。”蕭九若俯身揖禮,“在下不解,不知道長適才所說的生之禍,死之福是何意?口中的貴人又是何人?”

    道士默默不語,只一副高深的模樣笑著。

    蕭九若摸不著頭腦,不知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