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宴 作品

第十二章

    入夜,二人卻都無法入眠。各自都想著來陵州這一路的所見所聞。

    世人眼中,妖為邪,又堪稱絕色。惑亂人間,為惡為孽。雖妖有無數惡名,古往今來,與人相愛相殺,可細細想來,這三界之中,唯妖與人最為相似。妖,是人之本性。

    這一路上,念塵收了不少妖,亦救了不少。它們之中,有因貪念禍害凡人的,卻也有與人為善,卻受眾人偏見慘遭迫害的。說起來,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二人在吳州歇腳時,遇見的那位桃花仙。

    桃花仙並不是什麼仙,只是一隻小小的桃花妖,只是世人尊稱她為“桃花仙”罷了。

    桃花仙原身是吳州城外一小土地廟旁的桃花樹,只知有兩三百歲的年紀了。然這桃花樹不結果,不長葉,一年四季都只開花。長久不衰,當地人便將它當做神樹,供奉著。每逢佳節,皆沐浴焚香,來此樹下祈願,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這桃花仙也是知恩圖報之妖,百年來吃著世人的香火,三百年便修成人身,足足早了兩百年。於是那日起,這吳州城內便多了一位懸壺濟世的女大夫陶夭。

    陶夭只說自己本是蒼州醫學世家,祖上曾在宮中太醫院當值。只因蒼州戰亂,便與家人四處流亡,後於家人走失,便獨自來到了吳州。

    開始眾人雖覺這貌美女子身世悽苦,但也不大相信這小女子有多好的醫術,稍有些錢的,仍是去那城中最大的醫館看病。

    然陶夭的到來卻是窮苦人家的救命稻草,只因她看病分文不取,且無論什麼疑難雜症,不出幾日便藥到病除。長此以往,陶夭便在這吳州城散開了名聲,找她看病之人也越發多了。

    這陶夭常著一身粉衣,彎眉杏眼,總是笑意盈盈,髮髻輕挽,一隻桃花簪更顯容顏嬌美。可人兒總是格外吸引年輕後生的目光,幾年裡來說媒的人也是踏破了門檻,然陶夭總是笑著搖搖頭,表示自己並無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