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君 作品

第1413章 只有他不說話

    這就是西醫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必須有對照組,必須有雙盲實驗,必須有統計學數據的分析。

    這一點,中醫做不到。

    因為中醫基本上都是個性化治療,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雙盲實驗。

    這也是中醫療效受質疑的關鍵所在。

    你雙盲實驗都沒做,還講什麼療效?

    中醫確實在這方面是軟肋。

    不過,就這樣否定中醫肯定是不行的,劉牧樵的治療效果明擺在這裡,還需要雙盲實驗嗎?

    看完數據,就進入了第三階段,實驗者開始答疑。

    這個環節是評委提問,實驗者回答,很關鍵的一環,實驗方,協和醫院nk研究組派上了所有的精英。

    主將是研究組的組長,兩院院士潘教授,他是專門研究腫瘤治療的專家,是協和醫院11名院士之一。

    坐在他左右兩邊的是他的助手們——也是實驗的主力軍,他們腦子裡有第一手資料,甚至,病人的名字他們都記得一清二楚。

    問問題了。

    很尖銳。

    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好幾次,差點把潘教授的助手問得啞口無言,幸虧潘院士見多識廣,再加上自己的特殊身份,別人才沒有窮追猛打。

    這個環節很緊張。

    沒有誰考慮情面,都是成名的大家,誰也沒有準備徇私舞弊。

    16個人,每人至少問了3個問題。

    在這樣的場合下,既然做了評委,就沒有人願意被別人認為是不學無術的,都想表現一下自己。

    唯一一個沒有發言的就是劉牧樵。

    他沒有發現有需要提問的地方,這不是明擺著有效嗎?

    對照組平均存活時間10個月,實驗組平均存活22個月,當然是有效啦。

    可是,劉牧樵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想法,他考慮的不是有沒有效果的問題,而是在想,僅僅提高了12個月的存活期,這種治療有意義嗎?

    就是說,不治療,活10個月,治療了,活22個月,為什麼不找一個更好的辦法讓病人活5年以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