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君 作品

第925章 來自海外的憤怒

    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下雨了。

    今天這場雨,洗淨了空氣中的塵埃,也給空氣帶來了不少的負離子。

    站在安泰醫院神經精神中心辦公室的陽臺上,劉牧樵看著不遠處的內科大樓建設,地下四層,坑已經挖到位了,加上地基,這坑有20米深。

    現在的施工能力真強,25天時間,挖走了23萬立方的泥土,放在過去要一年時間。

    劉牧樵看著人來人往的地面,心裡難免有一些小小的得意。

    現在住院病人已經接近3000人,與清江大學附屬醫院一二三院相差不大了,而外科系統,已經超越了附屬醫院。

    光是神經科和肝膽胰腺外科就住滿了1400個病人。

    本來,不少科室都有想法,把過去單間病房變兩人間,兩人間病房變三人間。

    劉牧樵堅決否定了。

    他比較理性。

    在病房設計時是有這樣的考慮,內部擴張是遲早的事。但是,現在不是內部擴張的時候。

    首先,科室的能力不知依靠一兩個人,需要所有人都達到某一個程度,三級醫生等級要形成。

    其次,安泰醫院大部分醫生都是招聘來的,文化需要整合,診斷習慣與治療習慣都要統一。

    現在,尖子醫生有了,但沒有厚度。

    現在病源是有,病床很緊張,內部擴張看起來是水到渠成了,但劉牧樵很清楚,厚度不夠,尖子醫生還需要培養。

    這不是他想象出來的,而是有依據的。

    劉牧樵每天要查一個病房的病人,幾乎每天,他都需要幫別人更正診斷,或者更正治療方案。

    這就是不足。

    劉牧樵不可能全院把關,他查一次房,輪一圈需要一個月,這就告訴了他,安泰醫院還存在很多誤診和誤治。

    所以,內部擴張必須要緩3、5年。

    令劉牧樵比較得意的是,這兩個中心,外籍病人佔了四分之一左右,特別是神經內科的癲癇科與帕金森病科,外籍病人佔了三分之一。

    還有胰腺肝臟外科,南洋的病人佔了八分之一,也就是說,接近100個外籍病人。

    再就是脊柱(脊髓)外科,兩個科室,120張床位住得滿滿的。這裡的外國病人都是極為重重的病人,總數有2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