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君 作品

第749章 幸虧警覺

    好險啊!

    要不是劉牧樵警覺,這幾個病人可能就上了骨科的手術檯,骨頭接好了,人卻沒了。

    朱亞光看了4床病人,和劉牧樵得出的結論一樣,這個病人有腦幹挫傷,需要對神經進行保護。

    保護的辦法主要就是減輕損傷處的水腫。

    當然,所謂營養神經的藥物也要用上。

    可以肯定營養腦神經的藥物只有華佗再生丸,其他的,大部分是安慰劑,或者有輕微的營養作用。

    這不奇怪,治療疾病上,正規的醫生心裡還是有數的,真正具有治療價值的藥物並不多,大多數是安慰劑,或者是有理論上的作用。

    很多醫生自己病了並不會大量的用藥,什麼護肝、護胃、護腦的藥,都是理論上的說法。

    他們也不當真。

    感冒,醫生為了減輕症狀,會用點感冒沖劑什麼的,他們不會指望感冒沖劑能治療感冒。

    當然,也有一些醫生,感冒了,會吃很多種藥,可以說,這樣的醫生肯定沒學到家,連醫學的門都沒有進去。

    醫學,既複雜又簡單。

    治療,一種是對症,一種是對因,什麼病需要對症治療,什麼病需要對因治療,其實並不困難。

    朱亞光不建議4床病人馬上做骨科手術,要是能夠做外固定,不動手術是最好的。

    可是,病人有股骨骨折,有鎖骨骨折,有脊椎的壓縮骨折。

    股骨骨折準備開刀打髓內針,這種固定方法比較合適。

    鎖骨骨折也是開刀打髓內針。

    脊柱壓縮骨折,他們準備打骨水泥。

    這都沒錯。

    要說錯,陶主任差點直接就把病人往手術檯上送。要說那樣的話,病人就可能掛了。

    朱亞光說外固定,也就是說不做手術,那純粹是外行話,對骨科不瞭解有關,陶主任心裡冷笑了幾聲。

    可是,劉牧樵沒這麼想。

    他想,現在關鍵是腦幹損傷,能不能活下來,腦幹受傷是關鍵,骨科手術是肯定不能做的。

    不能做,按理,骨折就應該做外固定,暫時的外固定也是應該的。

    可是,自己除了手臂能夠做外固定,其他部位不會呀。

    “陶主任,你能做外固定嗎?”

    陶主任搖了搖頭,說:“沒有意義的,非要做手術不可,如果現在不能做,那就等一週,或者十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