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君 作品

第1853章 解甲歸田

    過去,“六線”穿刺定位在國內推廣不好,主要是亞洲人不太適合“六線”定位法,偏差比較大。

    現在,“六線”定位的祖師爺來了,他親自主持亞洲人的“六線”穿刺定位,這是一個很有應用價值的研究。

    鄒慶祥準備在帕金森病根治術上推廣。

    現在帕金森病根治術,基本上是他和吳迪兩個人做,拼死命也治療不了多少病人,學會了“六線”定位法,就可以多帶徒弟。

    當然,有的人會認為,壟斷技術多好啊。

    醫生不能這樣想,醫生不能有壟斷技術的想法。

    其實,即使鄒慶祥沒有壟斷技術的想法,實際上,還是事實上壟斷了,即使用“六線”定位,今後擁有技術的醫生還是供不應求。

    “六線”定位法是有技術門檻的。

    就譬如射擊,三點一線,你打10環試試。能打10環的人還是有限的,神槍手則更少了。

    推廣“六線”定位法之後,能夠學會帕金森病根治術的人不會太多,培養難度不會太容易。

    自私一點的話,一萬個會這門技術的人都是鄒慶祥的弟子,比他和吳迪兩個人做,熱鬧多了,受尊重的程度會更高。

    醫學技術是不能壟斷的,推廣才有生命力,行業才會興旺發達。

    隨著老年社會的到了,帕金森病的人數大幅增加,幾年、十幾年後他們都將成為失能的病人,這個群體非常大,最後,他們將在全身癱瘓中死去。

    只有大面積推廣帕金森病根治術,才能夠減少失能的病人,作為推廣人,鄒慶祥和吳迪還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他積極參加史密斯教授的“六線定位”研究,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劉牧樵也注意到了,他很贊成。

    自己是醫學系統提供的穿刺技能,是天生的,別人學起來很難,其實是沒有推廣的價值。

    “這東西好,你們好好研究一個適合亞洲人的‘六線定位法’,我們的事業才能夠廣泛普及。”

    劉牧樵鼓勵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