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鳥 作品

第296章 起步於科技

 陸明光笑著說:“怎麼說呢!人的認知度不一,對從政人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他們會把誠實和虛偽來混淆視聽,這是人們思想意識所產生的一種認知,或者說是眼病。”

 “那我一直生活在美國,不會產生這眼病,你應該相信我的認知度。”郝友爭取地說。

 陸明光一語雙關地說:“那當然,你是博士,肯定有獨到的見解,也是班裡唯一生活在美國的同學,我就毫無保留地滿足你的好奇吧!”

 郝友表示謝意地聆聽起來。

 陸明光高中畢業後,接受命運回隊當農民,讓他鬱悶的是,父親讓人抹黑,他也遭人鄙視。

 父親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兒子的自卑心理,不會感覺不到,他便開導兒子,做人得不卑不亢,不管人們怎麼歧視,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人生路很長,未來怎樣雖渺茫,但必須要有自信。

 陸明光謹記父親的教誨,他慢慢學會了沉穩,團組織讓他參加義務活動他就參加,政治活動不讓他參與也無所謂。每天的田間勞作肯捨得的是體力,所保留的是看法。

 一天,幾個不識字,而滿嘴跑火車的社員在談論政治所宣傳的新名詞——儒家與法家,他們搞不清楚哪家好、哪家壞?就討教陸明光這個高中生,他不是解釋不了,而是涉及到敏感的政治話題,他若解答了,這些滿嘴跑火車的人就會口不擇言地當談資,一旦出現錯誤言論遭造反派們追究,他們會拿他來抵擋。

 因他們認字不多,陸明光沒有讓他們去看報紙,而是讓他們認真聽廣播,告訴他們,廣播的宣傳最正確。

 後來他們問孔子、商鞅、宋江等歷史人物,他就如實解答這些人物在歷史上所做的大事,誰好誰壞?讓他們以聽廣播為準。

 就這樣,陸明光在跟社員們交往中,既表現了他誠實的一面,又展示了他知識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