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鳥 作品

第174章 樂觀大度

 後來崇明農場向各郊縣招人,父母就把他這個白地蟲趕到了崇明。

 到了農場,青一色的年輕人,大隊給季皓白的檔案上寫的是當過三年隊長,就當時的管理能力來說,他在一群年輕人中,經驗是比較豐富的,讓農場的領導對他很重視,直接任命他中隊長。

 農場是按部隊的編制管理的,所以季皓白的職務就等於是大隊長。年輕人嘛!優勢是都有文化知識,且充滿朝氣,劣勢是種田經驗雖不足。

 好在農場作物種植單一,季皓白的中隊是稻麥二熟,農場的機械化程度比大隊高一點,管理方面比生產隊簡單得多,每個中隊都有自己的食堂,且大家都是單身,勞動、學習及休息的時間很容易掌控。

 農村的基肥靠豬塮,農場靠的是化肥,就勞動強度來說,要輕得很多。季皓白常去場部參加會議,自己也特別要求上進,由於他很大度,不計較個人得失,中隊班子的人都很團結,各項措施的落實也有條不紊,他們中隊的成績比較突出。

 三年後,季皓白便上調到場部,善於搞人際關係的他,每年都獲得了提升,又過五年,擔任了場長,級別相當於鄉長。

 季皓白官是越當越大,可錢是前吃後空,妻子是經常埋怨,儘管這樣,可他還是省不下錢來,妻子沒法跟他過了,最後不得不鬧了離婚。

 妻子為了不再面對他,就申請回了孃家,女兒由她撫養,他每月給撫養費。

 季皓白解釋說:“雖然我這離婚不是生活作風問題,但我的大手大腳也受到了上級的處分,職務被降了下來,我覺得很沒面子,在改革的經濟浪潮中,我停薪留職地離開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