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鳥 作品

第2章 商討對策

 莊歡龍深吸了一口氣,李曉林對世態的剖析,對他猶如醍醐灌頂一般,讓他覺得社會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還是十分地玄妙。

 他不得不改變了對六班整體的認知,他忽然覺得,六班光亮的表面,掩蓋了內在的許多不和諧。他深深地佩服李曉林,有豐富的社會閱歷,處事極為慎重。

 劉國民對李曉林的剖析沒能跟莊歡龍這樣地有深層次地理解,還是遺憾地說:“我們六班在聚會這方面有點差勁,說難聽的是不肯長自己的臉,當年讓人鄙視實屬無奈,因為我們的家庭都有問題。”

 “走出校門大家都為六班爭了氣,也讓其他班的同學刮目相看,這就足夠了,這人生有差距很正常,同班的成績也有差異。當時大家心態除了姚祖民以外,都能同病相憐,為什麼現在不能齊心地維護六班的整體聲譽呢?真有點匪夷所思。”

 莊歡龍就事論事地評點:“就聚會這事,我們六班好像重回過去的情形。”

 李曉林認同說:“是有這種感覺,讓我窘迫的是,就同學聚會的話題,其他五個班的同學已經在取笑我們六班了。”

 劉國民不服地說:“我就不信這個邪了,我們六班出了洪國輝、郝友、陸明光、陳根林這樣的優秀同學,其他五個班可以說一個都沒有,我們就不能揚眉吐氣地聚會一次?莊歡龍你說,這口氣我們六班同學要不要爭?”

 如果李曉林沒有剖析六班難以聚會的緣由,莊歡龍有可能衝動地要力爭這口氣,現在他變理智了,便沉穩地說:“這不是爭不爭氣能夠呼應起來的事,同學們都已步入老年,特別是人生經歷了磨難,沒有成就的同學是不會有共鳴的激情,反倒是一蹶而就的沉默,因為血性的年齡已遠去,現在憑所謂的激情是感染不了的,更何況他們心裡有自卑。”

 “那其他五個班為何能成功地聚會?”劉國民又是脫口而問。

 剖析是莊歡龍的強項:“他們五個班能成功聚會,是因為同學間的落差不是太大,差距完全符合二八定律:那就是,20有成就,80沒成就,這就讓80的人心裡找到了平衡點,也就不會產生強烈自卑心理。”

 “但我敢斷定,每班不會都如數到場,自卑的同學肯定有,只不過極少而已。我們六班就不同,有可能是七、三比,那末這30的同學心態就失去平衡,就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

 “莊歡龍分析得有道理。”李曉林認可說:“我之所以沒有爭面子地倉促組織六班同學聚會,是因為顧及這些自卑同學的臉面。我們班沒有動靜倒沒什麼,如果籌措得不到位,反而徒增大家的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