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價炸雞 作品

第226章 下一步,打破人工血管禁區!

 但如今不同了,科研越走越精細,很多人究其一生,最後什麼也沒研究出來。

 搞科研沒有進度條,只有成功和失敗。

 沒有人知道這條路行不行得通,或許一個被認為必定失敗的項目,在堅持幾十年後取得了改變醫學界的成果。

 也或許,蹉跎一生。

 如今科研難,一方面是難出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學閥現象太氾濫。

 至於出書……那更不想了。

 醫學方面的著作,哪一本不是幾年,乃至於十幾年的經驗總結、概括。

 等許秋寫出一本著作,早就夠年限參與常規晉升了。

 “看看就好,從住院醫直接跳到副主任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些條件就不是給人準備的。

 不過,等你升了主治,一年左右醫院這邊會幫你申請特殊晉升渠道。”

 許秋則把信件掃了一眼。

 前幾個的確不行。

 出書,其實不算難。

 什麼林協、沈華、陳院長、孟英安,這些都是院士級別的人物,手裡頭還能沒有基本書不成?

 許秋想要蹭個副主編肯定能辦到。

 但他不會這麼做。

 最後,許秋的目光落在了“?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及以上獎的主要完成?”上……

 “等等,你不會想搞這個吧……”王平不理解。

 “可以試試。”

 “顱腦分離術雖然是世界首例,但,沒什麼能拿獎的方向,除非你短時間內把這門技術普及開。”

 許秋思索起來。

 顱腦分離術,他能教,也能教得通俗易懂。

 但關鍵是,再簡單,技術壁壘也擺在那兒,其他人學不會啊!

 這批學生不行……

 那麼,只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拿點獎。

 “人工血管?”

 就在這時,許秋腦子裡突然冒出個人。

 心臟外科鄭主任!

 這還是婦產科那個彎刀綜合徵病人時期的事情了。

 病人需要手術置換人工血管。

 而直徑小於6毫米的小血管,一直是整個心臟外科、血管介入外科的難題。

 小口徑的人工血管,再狹窄發生率非常高,這也是介入器械領域最具挑戰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制約大夏創新醫療器械發展的關鍵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