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三千二百零九章 爭議和關注並存

  按照世界相關太空條約,月球及其自然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也就是說,月球歸所有人類所有。而根據這條條約,那麼這顆黃金隕石星核也符合這條條約規定範圍之內,那麼就意味著這顆黃金隕石星核也應該歸全世界所有。

  但是呢,這裡面也又設計了一個問題,那麼這顆黃金隕石星核真的屬於是月球資源嘛。就像是目前國內對於認定隕石屬於自然資源這件事存在爭議一樣,月球上的隕石屬於月球資源嘛,這個也存在爭議。

  除此之外,相關太空條約雖然規定月球及其自然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但這種天體的集體所有制與生俱來就會存在一個所半生的問題。

  人人都有,不見得人人真的擁有。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就是“公地悲劇”問題。

  它講的是有一種不能排除其他人使用的公共資源(如海洋、極地、大氣),由於其資源總量有限,一部分人或全體人的濫用將導致其他人或全體人的使用受到損失。

  就拿國際條約明確規定歸全人類所有的南極洲為例,這是一塊礦產豐富、擁有整個地表淡水儲量72%的無主之地。

  但儘管如此,英國、澳大利亞、法國、新西蘭、挪威等7個國家曾先後對它提出主權要求。

  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這七個國家依據各自所提出的所謂“發現論”、“佔有論”、“扇面論”自行決定對83%的南極大陸實施瓜分。

  但隨著二戰爆發,這種這種霸佔瓜分行為才被迫終止。戰後世界秩序重訂,又開始有國家將目光對向了南極洲,相關的爭奪也開始激烈話。

  為此,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有距離南極最近的阿根廷、智利與應該等十二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規定南極洲僅能用於和平目的。

  但這樣的條約也具有時代侷限性,《南極條約》只暫時凍結了各國的領土主權要求,附屬於領土的諸如大陸架等方面的權利則沒有界定。

  這也意味著,關於南極的爭奪其實一直沒有停下。

  當然了礙於世界格局,各國角力,所以使得南極才保持如今這個情況格局,那就是沒有國家對南極進行佔領。

  但實際上呢,各國對於南極的爭奪從未停止。南極地區蘊藏著神秘的地球信息,豐富的資源礦藏,對於每一個國家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和政治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