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克隆細胞

  接下來,就是細胞的增長期了,在傷口收縮兩三天後,傷口邊緣的整層皮膚及皮下組織向中心移動,於是傷口迅速縮小,一直到兩週左右停止。

  肉芽組織的增生和瘢痕形成大概是從受傷後第3天開始的,從傷口底部及邊緣長出肉芽組織,填平傷口。從五六天起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纖維,其後一週膠原纖維形成甚為活躍,以後逐漸變慢。隨著膠原纖維越來越多,出現瘢痕形成過程,大約在傷後一個月瘢痕完全形成。可能由於局部張力的作用,瘢痕中的膠原纖維最終與皮膚表面平行。

  所以在器官組織打印過程中,我們還要模擬傷口癒合的過程在其中塗抹注入一種基於膠原研究出來的生物凝膠,它能夠將這些細胞均勻的粘連在一起,並隨後被細胞所均勻吸收掉,不會出現任何殘留情況。

  這樣一來,經過不斷打印,我們獲得了一個想要的完整生物3d打印器官組織。”

  “簡單吧,看似好像很簡單,但實際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呢。比如我們好像有一個問題忽略了,那就是用於器官組織打印的細胞怎麼來?”

  聽到這個問題,所有觀看直播的人們開始紛紛好奇議論起來,的確。這些用於打印的體細胞怎麼來的。大家的猜測有很多,有說是直接從病人身上挖取溶解分離出來的,還有說是從捐獻者身上獲得的,還有的說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吳浩笑了笑,然後回答道:“在細胞源的獲取方面,我們的科研團隊內部一直存在分歧。一部分人認為,我們應該篩選出來一種萬能體細胞群,來經過不斷的克隆培育分裂,最終形成我們所需要的打印專用生物細胞。

  但是這樣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所打印出來的器官組織不是患者本人的,植入患者體內會產生排異反應。這就需要患者不斷的服藥,而且這類器官的壽命普遍不長,愈後效果一般,無法讓患者真正恢復健康。

  所以另外一部分人認為,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從患者身上提取細胞組織,然後再進行克隆培育呢。使用這些細胞所打印出來的器官組織植入患者體內就不會出現排異反應,且愈後情況良好,能夠讓患者基本上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