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蘿浠月 作品

第 260 章 番外二(南巡2)

皇上要帶走,顫顫巍巍的孫老夫人馬上激動地跪下來,堅持磕了兩個頭才起。

康熙暗歎,對孫氏說道:“奶母放心,這孩子的前程朕會替他想著。”

曹顒的生母李氏得知這個消息,神色莫名,跟隨老夫人送御駕離開的時候,還貿然出頭想把曹顒也塞過去。

蘇辰直接就拒絕了。

曹顒很可能是曹雪芹的父親,怎麼能讓他去京城呢?

“江南人傑地靈,曹顒小小年紀就頗通詩書,您還是帶在身邊好生教導吧,別沾染了京城的世俗氣。”

可能是因為他的出現,也可能是時間還沒到,曹寅現在跟已頗有賢名的小八沒什麼交往,小八和小四之間也沒什麼齟齬。

說不定曹家以後不會因為小四登基敗落。

但文學家的氣質不可能因為沒有經受磨難就被泯滅。

蘇辰還等著曹雪芹寫出一部能夠反映這個時代的偉大作品呢。

不管他寫什麼,蘇辰都給他託底,保證完整印發出來。

時光匆匆如流水,孫老夫人逝世之後,曹家的人就沒有幾個還記著那位跟隨辰親王唯一的兒子入京城的大公子了。

康熙五十二年,曹寅病重,康熙得知,立即命飛船從京城送來治療瘧疾的湯劑。

但即使有飛船的出現,曹寅及時用了藥,還是沒能度過生死關,曹府一片縞素的時候,那個只有府中老人還記著的大公子也沒來。

曹寅死後,曹家境況愈下,曹顒這個江寧織造做得一點兒也不成功,曹寅沒有拉多少饑荒,他倒是仗著父親的榮寵,又要做煤的生意又要做銅的生意,短短一年多跟當年太子爺辦出的中央總錢行那兒欠了不少錢。

真真是對應了那句不怕富二代敗家就怕富二代創業。

貸款還不上,曹家幾乎被時任總錢行管理的老四搬空。

曹顒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熬死的。

李煦可憐自己妹妹,在五十四年帶著一個曹家子侄趕赴京城,希望還能保留曹家的江寧織造職位。

否則欠著那麼多錢的曹家,一瞬間就能傾頹。

這些年兒子不在身邊,康熙嚴酷了很多,但是對早年的老人還都保留著情誼,江寧織造這個位置私設的性質比較大,而且換上別人他也很難信任,多番考慮之下還是同意了李煦的請求。

曹頫被過繼到李氏名下,曹家又勉強支撐了幾年,但到底不如曹寅還在時的光景。

作為父親遺腹子出生的曹雪芹,就是在這樣沒落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縱然家中敗落,僕人還有幾個,祖母和他們都很喜歡緬懷當年曹家的風光。皇上六下江南,其中四次都來了我們家,先老夫人所居之處還有皇上的親筆題匾額。

曹雪芹六歲的時候才知道他還有一個親大伯,大伯在三十八年跟隨南下的皇上回京,據說一直跟在辰親王唯一的兒子身邊伺候。

四十八年時,辰親王和太子等人出海,他大伯也在列,聽說當時是從上海港登船的,經過蘇州時大伯在外面單獨見了祖父一面。

一走便是十多年啦。

這一日陽光明媚,冬季的寒冷逐漸淡去,曹雪芹正在後院看螞蟻搬家,突然有很多人跑動起來的聲音。

“是大老爺,大老爺回來了。”

“辰親王和太子爺駕到。”

多年冷清的曹家好生熱鬧了一天。

曹雪芹跟在祖母身邊,看到了跟父親差不多年紀的大伯,還有一個貝勒,據說他就是辰親王收養的兒子。

最令曹雪芹印象深刻的,是那位束髮帶冠披著一件白狐裘大氅的人,祖母參拜時稱他為“辰親王”。

辰親王眼角有一層不太明顯的細紋,那是歲月的痕跡,但他整個人的溫雅清冷,又似乎最受歲月眷顧。

曹雪芹第一次見到這麼好看的人,還是個男人。

辰親王看見他似乎很高興,送給他很多稀奇古怪的禮物和西方的很多文學作品,還鼓勵他多讀詩書,告訴他以後不想考科舉可以像聊齋先生一樣寫話本。

雖然辰親王走後祖母不太高興,但他一直保留著辰親王的那些禮物。

這次見面辰親王留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以至於在曹雪芹後來的記憶中,同時見到的那位傳說中尊貴無比的太子都模糊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