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蘿浠月 作品

第98章 君臣閒話

 陳挺:???

 他們繼承祖志,一直很熱心的推廣先祖帶回來的甘薯,當然現在叫紅薯了,但他從沒有記得給過王爺紅薯啊。

 黃宗羲進宮面試博學鴻詞科之後便知道了蘇辰的身份,如今黃宗炎一家也是知道的,黃義都在國子監讀書兩年了,當初一知道自己帶了一路的弟弟其實皇上的親生兒子,他好些天都沒有反應過來。

 之後蘇辰找他談過兩次,相處一如既往,黃義才接受這個事實,讀書也更加用功,表示以後要到王府給他做幕僚。

 蘇辰自然歡迎,說他只准備招一名幕僚,敦促黃義努力讀書增長學識。

 因此這次陳挺進宮,蘇辰也沒有想裝作不認識不出來表明身份,當初如果不是遇到願意帶著他逃荒的黃宗炎一家,陳挺的紅薯的確能對他有很大幫助。

 陳挺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小心的看了眼遞給他凳子的人,卻還真覺得有些面熟。

 只是越想想起來在哪兒見過越是想不起來。

 “王爺恕罪,微臣不記得給過您紅薯。”陳挺小心說道。

 蘇辰伸手在自己臉上虛虛畫了兩下,道:“十五年黃河大決,你在途中分散紅薯給饑民,我就是那個得了您兩個大紅薯的小孩兒。”

 那小孩兒!陳挺一直都記著,後來莫名其妙得朝廷授官之後,他在推廣紅薯種植的頭兩年,還找人打聽過那個一人流浪的小孩兒。

 但若這個小孩兒是皇上的兒子,他那年能得到官職,也就有來源了。

 陳挺拱拳行大禮道:“多謝王爺替微臣美言。”

 蘇辰伸手讓他坐下,笑道:“你不會以為你能當這個農事官是我跟阿瑪美言了吧?”

 不是嗎?

 紅薯雖是陳家先祖送來,卻並非他家把持的獨種,如果不是看在王爺的面子上,朝廷找誰不能負責這個推廣?

 推廣紅薯種植一時間的確沒有多大的好處,但每次離開一地都能得到當地百姓真誠感謝的陳挺知道,傳至後世的史書上必定有他陳家人的名字。

 看他認真的肯定是王爺給我說美言的神色,蘇辰好笑:“我真沒替你美言,我阿瑪聽說了你的行為,覺得你是個踏實肯幹之人才給了你這個差事。”

 陳挺:“那微臣也謝皇上善用之恩。”

 他們兩個說話的時候,康熙正在仔細詢問靳輔黃河的治理情況。

 靳輔清楚朝廷大臣們對每年撥去河道銀子的覬覦,也知道那些人關於他的非議,因此準備的很充分。

 他從兩邊的袖子裡掏出來兩個卷軸,一個是如今黃河堤壩的實景繪畫,另一個則是這兩天挑浚的堤壩構造圖。

 保成和保清一左一右站在他們阿瑪後面,這時候都很自覺的上前接過來卷軸,然後擺放在小太監臨時抬過來的長桌上。

 兩幅卷軸打開,靳輔站起身,立在長桌邊從頭到尾給康熙和兩位阿哥細細講解起來。

 蘇辰和陳挺閒話完畢,也走過來聽靳輔治理黃河的策略。

 因為有粉餅廠每年額外提供的修堤銀,靳輔修的每一處堤壩都能細則細,能更堅固便更堅固,他還提到在此基礎上給河工們的餉銀也比前幾年有所增加。

 轉頭跟蘇辰和保成抱歉說:“因此這兩年撥到河道上的銀子增多了,微臣也沒有餘下多少來。”

 “沒關係,”蘇辰點頭:“這其實在我看來才是最重要的,河工們乾的都是重體力,首先要保證他們吃的好,其次要保證他們的報酬豐厚。”

 靳輔聞言,眼中笑意明顯。

 無關的官員們還在疑心他貪汙了俢堤的款子,王爺卻是這麼說,這不僅是相信他靳輔,更是時刻念著天下的百姓。

 於是靳輔忍不住跟康熙道:“皇上,您有這麼好的孩子,微臣都羨慕。”

 康熙大笑,對靳輔道:“怎麼,你靳紫垣也學會拍馬屁了?”

 靳輔九歲喪母,自那時便一直記著母親的教導,勤讀書守規矩,是個從裡到外都板正非常的人,做事認真到能一絲不苟。

 面聖時從來沒有說出過這麼類似討巧的話。

 因此別人誇自己兒子可能是忖著他的心思拍馬屁,但靳輔這個人嘛,他這麼說多半就是這麼想的。

 於是康熙很有心情,問了問靳輔家的事,比如他幾年不回家,家中兒子如何教導?家中又可有維持生計的產業。

 十分關切。

 一時間君臣談話頗有蜜裡調油之感。

 靳輔便趁著這個機會,提到在治河時出力很大的陳潢,想要給他求一個官職。

 康熙好奇,問道:“他是什麼功名?”

 靳輔道:“到舉人就屢試屢敗了。”

 康熙想了會兒道:“他治河有功,便封一個九品僉事吧。”

 站在辰親王后面的陳挺:---

 他可是連舉人功名都沒有的,皇上當初便封了個九品官給他,這要不是當初正好幫到辰親王,他能夠得上這九品?

 靳輔欣喜,下跪道:“奴才謝皇上隆恩。”

 他們的談話這才告一段落,康熙道:“陳挺呢?”

 陳挺趕緊從辰親王身後出來,拍下馬蹄袖下跪道:“微臣陳挺,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康熙笑著叫他起來:“別緊張,坐著說。”

 陳挺小心的走到他剛才的凳子旁坐下來,挺直脊背並著雙腿,坐得十分端正。

 “說說你推廣紅薯的成績。”康熙道。

 陳挺便從十五年年末說起,從湖南開始教百姓種紅薯的事,另外朝廷有給紅薯粉條的製作流程圖,他都是在一省的省會城市待一兩年,當紅薯的產量上來後幫助當地建起幾個粉條作坊,再去下一個地方循環。

 差事熟練之後,紅薯的擴種散發也就快很多。

 到二十年年底,大部分省份的鄉村都種上了紅薯。

 陳挺低頭道:“紅薯種植遍佈大部分地方之後,就不用再推廣了,知道紅薯的好處,百姓們自會爭相種植。”

 所以微臣的這個差事,算是辦完了。

 想到就要卸任,陳挺還有些捨不得。真正融入田間地頭之後,他才知道那樣的生活有多充實。

 康熙滿意頷首,突然換了個話題,問道:“你曾祖父帶來紅薯功勞甚大,可得了前朝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