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蘿浠月 作品

第65章 工匠到來



 但乾冰是固態二氧化碳,現在的技術手段應該達不到吧。


 這煙霧的效果也很不錯了,用在舞臺上製造情景綽綽有餘,總歸不算太雞肋,而且這兄弟三人的景觀審美真的達到了大師級水準。


 蘇辰一定要留下來的。


 接下來就是其他的一些小玩意,他和阿瑪保成挑選出來的比較有趣的,蘇辰都簡單的問了問,凡是包含有用的點的,他都把工匠的名字記了下來。


 進宮的時候都很緊張的工匠們,離開的時候全是放鬆的。


 辰親王很好說話,比外面普通人家的小爺都好說話。


 官不官的不重要,這一輩子能進一趟皇宮,也算長了見識了。


 乾清宮西暖閣,倆孩子跟松鼠似的一人一個圓圓的小凳子,正剝著糖炒栗子吃,康熙換了身玄色的博衣出來,坐在對面的椅子上。


 “找了幾個可以做官的工匠?”


 蘇辰把自己準備好的名單,連帶著把一個剝的圓溜溜的栗子遞給阿瑪。


 康熙一看,嚯了聲,道:“這麼多人啊?”


 蘇辰點點頭:“我還想給他們爭取一些研究經費,當然了前期都由兒子出錢。對了,阿瑪,能不能再給他們單獨設一個半公性質的衙門。”


 “官還好說,衙門的話,朝廷官員得有嘴皮扯。”康熙故作為難,其實這也看他對於這個衙門的堅持有多少。


 蘇辰不想阿瑪為難,想起公務員單位的設置,道:“那這樣行不行,給他們叫個特別的名稱,也不要衙門官員的待遇。”


 康熙笑道:“什麼名稱?”


 “就,科技發展館,如何。”


 康熙大筆一揮,科技發展館便在半個月內落地建成了,辦事地點就在工部旁邊,小小屋子三兩間就是科技發展館最初的辦公地點。


 蘇辰先投了兩萬兩進去,偶爾去一次把自己的要求(異想天開)一說,給他們個方向,便大撒手。


 再回到宮裡,蘇辰的學習就被阿瑪抓緊了,每天卯時即起,卯正開始讀書,一直到傍晚的酉時。


 十五天一次假期,且只有一天的時間。


 蘇辰出宮的次數大幅度減少,不過好在他有很多可用的人手,連暫時不打算回南的黃宗羲都在粉餅廠開了個啟蒙班。


 不需要他,一切也都有序的運行著。


 蘇辰最忙的事情就是數錢了,之外是讀書,最後是教宮裡的這些在他身邊的太監宮女們如何搞各種促銷活動。


 因為曦光粉餅的騷操作太多,不到一年時間就直接把京城的各類經營也帶飛了,一到節日,大家便紛紛大搞活動。


 有官員彈劾,這次康熙沒有留中不發,訓斥那些官員為“太閒”,之後彈劾的官員便很少了。


 京城的商業呈現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年末,戶部結算,這個是康熙年中的時候才聽兒子意見,跟戶部提出的要求。


 這一結算才發現,去年一年的國庫收入,有大半都是商稅,還不算地方官的欺上瞞下。


 康熙第一次反思以前的看法,是不是把所有人都捆在土地上,這個國家才能平穩的發展?


 陳挺被授了八品小官,這到年末也上了摺子,彙報他這一年在山東及其以北地區的紅薯推廣政策,說到很多地方今年紅薯大豐收,當地農人收穫時又是如何喜悅。


 據他計算,一家人若能種兩畝紅薯,便足夠保證度過冬天。


 當初派人去南方給陳挺授官時,辰兒叫人捎了紅薯粉條製法過去,這陳挺竟不藏私,不僅在種紅薯的地方大規模宣傳,又找人一地一地的當眾試做。


 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是多了一項收入來源。


 以至於往常每到冬季都要向朝廷要賑濟的山東,此次竟然只有請安折。


 添了一項紅薯就能有如此效用,如果能跟辰兒說的那般,全國撒網找經驗豐富的老農,把麥子稻子的畝產量提升到三石呢?


 一連好幾日,康熙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偶爾到御花園散散心,看著園中冬日裡也有綠意的花草,也會想到這個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