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47、飲盡杯中月(一章半合一,週一請假的補...)




    子楚和李冰都很疑惑:“你還知兵?”



    朱襄道:“你們忘了,我在邯鄲時論兵贏過趙括!”



    子楚和李冰:“”開始懷疑朱



    王翦見識過朱襄練兵的本事,又聽聞新型舟兵也是朱襄提起,很信任朱襄不實戰之外的論兵水平,細心聽教。



    “你雖是在巴郡徵兵練兵,但之後肯定是在漢水和江水交界處的平原屯兵駐守,與黔中、南郡之兵合流。”



    朱襄指向後世天門市和孝感市這一帶。



    “待練好兵之後,就出大別山脈,襲擊楚地。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相交處有一個隘口,楚軍在此駐紮有重兵。但李牧越過江水襲擾楚國時,楚國應該會將部分兵力調走。”



    “王翦你應該會抓緊這個機會攻打楚國關隘。你是準備用戰車衝擊對方軍陣對吧?”



    王翦點頭:“以戰車衝鋒,騎兵襲擾,步兵持弩穿插其中。”



    朱襄道:“你有沒有試過,直接給戰馬披甲,讓戰馬衝鋒?你見過李牧騎兵的馬鐙和馬蹄鐵,有這兩樣器具,能迅速練出一支騎兵,而且機動力衝擊力會更強。”



    王翦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猶豫道:“似乎可行?”



    朱襄道:“戰車在山地作戰十分不易,改戰車為披甲騎兵,或許更容易沖垮對方陣地。”



    王翦屈起手指在手心上敲擊了一下,眉頭舒展:“可行!”



    朱襄又道:“巴郡多鐵多樹,冶鐵比冶銅更容易。你會用刀嗎?”



    王翦眉頭一挑:“你是瞧不起我?”



    朱襄笑道:“怎麼會。刀不僅比劍更容易鍛造,在戰場上,特別是在馬背上,鐵刀也比銅劍更容易使用。弓箭、馬刀、重甲,便是一支所向披靡的精銳部隊。而且這支重甲騎兵,會很適合喜歡正面交鋒,堂堂正正作戰的你。”



    王翦眼中已經透出興奮的光芒,他拉著朱襄的手道:“細說!”



    子楚和李冰面面相覷。



    李冰壓低聲音道:“朱襄原來真的知兵?”



    子楚想了想,記起多年前朱襄醉時曾對行軍練兵一事指指點點,道:“他雖不能帶兵,但確實是知兵的。”



    聽聞趙括論兵的水準確實是趙國第一,連宿將都難以壓過他。



    朱襄比趙括強,那就是真正的趙國第一了。



    雖他不會帶兵,但把自己見解告訴能帶兵的人,豈不是能知行合一,打造真正的”第一”?



    子楚也不由興奮起來,拉著李冰湊上去一同出餿主意,打斷王翦和朱襄的思路,被朱襄推出了門。



    朱襄”啪”的一聲把門關上,門差點砸到子楚的鼻樑。



    戰國時中國的冶鐵技術已經較為成熟,發明了鑄鐵柔化技術。



    歐洲到十八世紀才有白心可鍛鑄鐵,美國十九世紀才能熔鍊黑心可鍛鑄鐵。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國的冶鐵業已經足夠先進,可以為軍隊提供大批量鐵鑄造兵器和重甲。



    此時也已經開始用固體滲碳技術在鑄鐵表面鑄鋼,朱襄雖不知道如何鍊鋼,但知道鋼是什麼。他將鋼的原理告知墨家後,墨家帶領工匠已經在攻克鋼鐵鍛造技術。



    現在雖還沒有辦法大批量鍛鋼,但運用表面捶打折疊的方式鍛造鋼刀的技術已經較為成熟。產量雖然低,但若攢一攢,給精英部隊攢出一隊鋼刀也不難。



    秦國的兵器鍛造技術厚積薄發,現在中原的秦軍還沒用上,因為墨家人跟著朱襄,王翦和李牧最先受益。



    王翦再次感受到了和朱襄一起打仗有多麼舒適。



    “重騎兵頂多只能攢出一千人,這一千人你要好好訓練。他們可能是秦國最貴重的兵種了。”朱襄叮囑道,“我攢了這麼多年才攢出一千套重甲,用一副少一副!”



    王翦緊張道:“不給李牧?”他雖然也是朱襄的友人,但也知道李牧與朱襄的感情更為深厚。他有李牧沒有,他受寵若驚。



    朱襄道:“李牧擅長的機動戰,更適合輕騎兵。等我回吳郡,就幫他打造一支最適合他的輕騎兵。”



    飲盡了那一杯月光,他不會再瞻前顧後。



    他該徹徹底底站出來,站在戰國舞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