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昭昭 作品

第137章 第 137 章

 “光芒萬丈!照耀古今!”

 學生們被姜蓁的話整得目眩神迷,只覺得心神都被這兩句話給攝住了,不自覺深陷其中。

 【小樣,這不得迷死他們。】

 【從古到今,名留青史這四個字,對讀書人一直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都說了錢和權沒有夢想管用來著。】

 姜蓁這一場課,上的時間不長,但效果卻出奇的好,等姜蓁一離開教室,一直剋制著自己的同學,都開始發表自己慷慨激昂的言論。

 立志現在要對四國拳打腳踢,以後要替姜國征服四海……

 畢竟是三百人的大課,內容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姜蓁下午剛上完課,到了晚上,大學的論臺和各傢俬學,就在討論今日姜蓁課上所說的話。

 “姜王的野心果然大得很。竟然連四國都不放在眼裡了。”

 “看她做的樁樁件件,她要說她沒野心,你能信?”

 “要我說呀,姜王想要一統天下,根本就不可能。這史書上的記錄,往前幾百年,都是諸侯王各管各的。憑什麼以後都要聽姜王的?”

 “憑什麼?你就瞧瞧姜國國內的這些君侯有多窩囊,你就知道憑什麼了。”

 “只是如今姜王強勢,姜國的君侯和宗室矮一頭罷了。你們看看宋國的君侯,他們如此囂張,豈是願意低頭的人?”

 野心這東西嘛,誰都可以有,尤其是各國君王,站在那麼高的位置上,沒有野心才是不正常的。

 但這天下分離的太久,就算姜蓁口口聲聲說她想要天下一統,很多人也不相信姜蓁能夠實現。

 四國如今雖然打不過姜國,但以姜國如今的實力,想要吞併四國的話,在眾人看來也不現實,所以姜蓁只能做這天下第一,不能做這天下唯一。

 “姜王能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那是以後的事情,你們都不關心她說的海外的事情嗎?”

 “你說的是那幅海外地圖?”

 “你們都看過那幅地圖了,怎麼樣?”

 “不怎麼樣。”這位文士說著就從懷裡掏出了一張紙遞給對方,“你要是沒看過的話,就看看吧。”

 紙上畫的是大圈套小圈,一片圈圈。

 覺得這個地圖有點奇怪,對方看了一眼之後,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問道:“額…這也叫地圖嗎?你從哪兒得來的呀?”

 “別懷疑,這是姜王在黑板上畫的,底下的學生一比一復刻出來的。”

 “那這應該就是姜王隨手畫的吧。也是,那麼貴重的海上地圖,姜王怎麼會亂傳呢?就是不知姜王說的海外國家強盛是否為真。”

 “我覺得她說的八成是真的。你想想農莊裡現在精心種植的糧種,是不是從海外帶回來的?糧食種子這個最重要的東西,我們都比別人弱了一籌,怕是人口和武器上,他們應該也佔盡了優勢。”

 不是所有人都能把這些好東西物盡其用的,就像棉花很早就傳入了中原,但最開始是做觀賞性的植物,過了幾百年後才被推廣。

 姜蓁一開始就把這些東西放在了它們正確的位置上,給天下人造成了一種‘本該如此’的錯覺。

 棉花就該做成布,做成棉衣,用來保暖;紅薯和土豆就該食用地下的塊莖……他們以為姜國如此,那海外之國,自然也是如此。

 在這樣的腦補中,海外諸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比姜國還要強大的對手。

 鄭王、宋王等人,還沉浸在自家依舊是強國的幻想中,第一次聽說外部還有如此強大的敵人,當晚就愁的睡不著覺。

 姜國就已經如此難對付,沒想到海外居然還有。

 鄭王雖然愁,但也想彎道超車,從海外破局,“姜王既然能派人從海外帶來新糧種,我們又何必只守著姜國的農莊,等姜國的糧種?不如也派一支船隊,出海尋找機會。一來可以帶回來新的糧種,二來可以探一探海外諸國的實力。”

 “可咱們國內的水兵,都只在江河湖泊中訓練,就算打漁的百姓,也不敢離海岸太遠,何曾去過那蒼茫大海。”朝中重臣遲疑。

 鄭王不滿的反問道:“總需要有人去探路的。難道就任由姜王獨霸海路嗎?”

 “確實不能任由姜王佔盡先機。”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徵集船隻,多派幾支船隊出海,總有一個能回來的。”鄭王雖然想去海外探索,但也不盲目自信,自覺的拿大批的人去填這個坑。

 右相提醒道:“臣看姜國的學報上,醫醜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的是冬季的老人,航海之人……都應該常吃罐頭,補充身體稀缺的東西,這樣不會生病,我們出海的船隊,是否也該安排上。”

 “不用。長寧郡的罐頭如此貴重。豈是船上的奴隸和普通兵卒可以享用的。”鄭王拒絕得果斷。

 鄭國沒有航海相關的知識儲備,準備再久也是一樣,所以鄭王的命令一下,徵集的船隻就直接出海了。

 鄭王雖然承諾他們,只要能回來,等著他們的就是高官厚祿,但船上的奴隸和兵卒都知道,回來的機會渺茫。

 鄭王的這波操作傳到姜國,一群人都忍不住吐槽,“鄭王他還真是什麼都學呀。”

 “姜王能派人在海上行走,肯定有特殊的方法。鄭國只靠司南的話,我覺得不太行,大概率會在海上迷路。”

 鄭王的口碑本來就不好,如今他滿目派船隊下.海,更是惹得眾人批判。

 但陰陽家的大佬範學,卻出來說了一句公道話,“在海上辨認方向也不難的。除了司南,我們也可以根據日月星辰作為參照物,來判斷方向。”

 “這怎麼說?”

 範學也不藏私,就在論臺這邊說起了他新研究出來的觀星術。

 論臺本就是各家大佬展現實力,給自傢俬學打廣告的地方,範學肆意的在臺上傾吐著自家的學問,聽得底下的人暈頭轉腦。

 不止是範學的那一套觀星術,陰陽家大部分的學問,都必須要精通數學才能聽懂,那複雜程度,不是隻學了基礎數學課本的人能聽懂的,這已經是更高端的數學領域了。

 聽完範學的訴說,一群人彷彿聽了個寂寞,忍不住質疑道:“你說的這套方法,到底行不行呀?我怎麼覺得不太實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