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 作品

第71章 遷都

 明華裳站好後,太平公主正要問話,殿外快步走來一個穿藍色半臂的侍女,湊近太平公主身邊說:“殿下,定王和魏王來了。”

 明華裳親眼看到太平公主眼睛裡的笑意一瞬間凝固,隨後又笑得如春風一般,說:“三郎,四郎,你們先出去吧,本宮改日再和你們敘話。”

 坐在一旁的臨淄王、巴陵王起身:“姑姑萬安,侄兒告退。”

 明華裳哪會連這點眼色都不懂,也退到臺下,和明華章一起出門。他們落在兩位郡王身後,出門時,恰巧和一夥人打了個照面。

 為首的男子器宇軒昂,十分神氣,他身邊的男子沒那麼咄咄逼人,但姿容儀態極為出眾。三波人都撞到門口,臨淄王和巴陵王神色明顯壓抑下來,抬手行禮:“參見魏王、定王。”

 明華裳和明華章也跟著行禮。明華章姿態從容,音色泠泠如玉,和剛才給太平公主請安時沒有區別,看著比臨淄王兩人大方多了。明華裳仗著被兄長擋住,悄悄去看前面的人。

 原來,這就是女皇的侄兒魏王武承嗣,和太平公主的駙馬定王武攸暨。

 魏王是武家領袖,朝中立太子呼聲最高的人,他也一直在籌謀廢黜皇儲,說服女皇改立自己為太子。如今魏王和皇儲的兒子撞到一起,場面豈是一個微妙能概括的。

 這是女皇最信任的侄子,他好幾次在女皇面前說皇儲有異心,想要廢周復唐,要不是以狄老為首的老臣一力擔保,皇儲及皇儲的兒子們恐怕已經喪命了。

 皇儲整日過得戰戰兢兢,朝不保夕,巴陵王看到魏王,本能地感到畏懼。反倒是臨淄王還算鎮定,有理有據說:“我和四弟奉皇祖母之命出宮,不敢疏忽孝道。太平姑姑與阿父手足情深,我們來給姑姑盡孝,不敢馬虎。”

 臨淄王這話看似卑微,但句句都含著軟釘子。他先是搬出來女皇,警告魏王不要輕舉妄動,然後又扯出太平公主,暗示皇儲、太平公主以及女皇乃是血脈至親,和魏王這種隔了房的侄兒不一樣。

 魏王緊盯著臨淄王,目光十分陰鬱。定王左右看看,忽的將目光投注在明華章、明華裳身上,問:“這是誰?”

 明華裳正提心吊膽聽著李家、武家對抗,突然矛頭轉到她身上,她都愣住了。好在明華章始終擋在她身前,少年的脊背修長挺拔,替她擋住那些意味不明的打量,拱手道:“在下鎮國公府明華章,這是舍妹。”

 聽到鎮國公府,定王稍微有些印象了,好奇問:“莫非你們就是龍鳳胎?”

 明華章微微頷首:“正是。”

 定王年輕的時候就是出名的美男子,如今人至中年,容貌、身材依然保持得很好,反而更增添一分少年人沒有的儒雅從容。

 他目光從明華章身上掃過,他久不參加宴會,竟然不知,洛陽什麼時候出了這樣清俊的少年郎。

 其實武家人無論男女,長相都好看,女皇年輕時更是值得正史特意提一筆的“美姿容”。但這位少年不一樣,他的好看是一種清貴高冷、天生睥睨的好看,和武家那種偏柔偏媚的皮相截然不同,彷彿生來就是受人供奉的。

 這樣的氣質,倒讓他想起一個故人——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已經死去的駙馬薛紹。

 定王注意到少年一直若有若無擋著身後的女子,他輕輕笑了笑,說:“龍鳳胎好,公主最喜歡這類吉利的兆頭,你們見過公主了嗎?”

 “回定王,臣已向公主問安。”

 太平公主聽到魏王和臨淄王、巴陵王相撞,已經從殿裡趕出來。她臂上挽著大紅披帛,彷彿沒看到魏王那邊明顯不對勁的氣氛一般,笑著說:“魏王,駙馬,你們來了怎麼不進來?外面起風了,估計今夜又要下雪,還怪冷的。快進來吧,正好陪我下局雙陸。”

 太平公主出現後,臨淄王悄悄放鬆了肩膀,知道暫時安全了。果然,魏王看到太平後不好再發難,半玩笑半試探地走向殿內:“今日來了那麼多青年才俊,你不去詩會上看看,反倒自己待在後殿下雙陸?”

 太平公主咯咯笑了聲,媚眼如絲:“這不有魏王來了嗎?駙馬,今日你不要偏幫,我好好與魏王下一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