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尾 作品

第十六章 你就是安仔?


  跟陳德勝說的一樣,臨近中午時,陸續有搭客仔上門修車。

  能正常騎行且沒有明顯異常表現的摩托車,不用檢查都知道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小活兒,比如說,緊螺絲,調離合剎車等等。

  長時間騎摩托車的人,但凡願意花點心思,自己就能解決這種小問題。可這些搭客仔,明顯沒有這種的覺悟,只要有點不對勁,無論大小毛病,全都交給維修工處理。

  讓人無奈的是,很多小毛病就是舉手之勞的事兒,不用換零件,也不用浪費太多時間,這種活兒怎麼向顧客收錢?

  順手而為的小事兒,收顧客的錢,跟得罪顧客有什麼區別?

  關鍵是,還不能不管。

  用後世同行經常說的那句話來講,不賺錢的活找上你,你不幹。下次有了賺錢的活,人家還會找你嗎?

  打發走最後一位搭客仔,林安放下工具進屋,掃了一眼坐在椅子上打盹的阿彬,林安暗暗搖頭。

  在林安看來,阿彬之所以幹活效率不高,就是缺乏實際操作。

  熟能生巧這句話不是白講的,打個最簡單的比方,補胎需要用銼刀把漏氣的位置打薄,磨掉光滑表面才能讓膠皮跟內胎緊密粘合,且減少膠皮跟外胎的摩擦空間,以免造成二次破損漏氣。

  這種看似簡單的入門手藝,實則需要大量操作練習,才能培養出手感和自信,最終實現既快,又不會磨破內胎的效果。

  當然,積極主動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有些人當學徒,師傅讓怎麼幹就怎麼幹,從不考慮為什麼這樣做。有些人當學徒,會主動挑戰一知半解的問題,遇到不懂的就問,用實際操作積累經驗。

  試問,哪一種學徒更容易獲得師傅的青睞?哪一種學徒更容易出師賺錢?

  林安不是師傅,沒資格提醒阿彬。別說是打盹了,就算是上樓睡大覺,跟林安也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找到空位置坐下,林安盯著眼前的摩托車細細打量。

  “突……突……”

  被摩托車聲浪驚醒,阿彬不耐煩地朝外看去。

  中年男人騎著摩托車在前,年輕男人騎著摩托車在後,兩輛摩托車中間拴著一根麻繩,顯然是後面那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