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小錢錢的肥貓 作品

第368章 手段盡出的程昱

  該怎麼把這些丟失的人口找回來是程昱的第一條要求。

  第二條要求就是誰能夠以最快時間復產復耕,太久沒有人去種地的話,原先肥沃的土地也會荒蕪的。

  那些正規科舉取士的也不是就可以清閒下來了。

  誰要是在這工作要求排名中,連續三年處於增長的倒數,那程昱這個州牧不會客氣,直接上報給張角,由張角來決斷這個人是去是留。

  總之,就是郡守跟郡守競爭,縣令跟縣令競爭。

  能者上,庸者下。

  很功利,但程昱不在乎。

  程昱不允許有人在他立軍令狀的情況下,還偷奸耍滑,尤其是工作要對百姓負責。

  這一招使了出來,三郡的郡守和縣令直接就忙得腳不沾地。

  程昱負責大方向的指揮。

  首先就要他們領著隊伍,帶著本地的百姓和地方軍清理戰後的廢墟和屍體。

  這些本應該由曹操來做的,但之前事情變化太多,這些民生工作不免就受到忽視。

  所幸軍民同心下,這項工作得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為程昱的重建計劃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程昱把工作分為:基礎設施重建、居民住房與生計的重建、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復甦。

  基礎設施的重建是徐州恢復的關鍵。必須著手恢復耕地、水務和交通等基礎設施,這些工作很雜亂,工作量也是巨大,這個時候三萬地方軍就派上用場了。

  地方軍都是從地方招募,對當地情況較為熟悉。

  程昱一邊確定好耕地數量,一邊對著江東尚未收復的農民放出風聲,揚言誰來徐州三郡,就給誰分發土地。

  為了治理好徐州,程昱可謂是把心眼子用到極致。

  江東的百姓還真有不少跑過來的。

  只因那邊的世家大族吃人不吐骨頭,天天肖想百姓手中的油水。

  而這裡卻是一來就給你分土地,孰好孰壞一目瞭然,直接刺激得一些在江東活不下去的百姓渡江而來。

  人數多到江東的邊防軍攔都攔不住。

  程昱對於這些百姓的到來,舉雙手雙腳歡迎,先是給居民提供了臨時住所,並提供了貸款和援助,以幫助他們重建自己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