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到達





可是不管眾人怎麼想,作為流放之人,他們被官差送去衙門辦理手續。




按照聖旨的要求,唐博君一家是來漠北開荒的。




聖旨說是讓他們知道生活不易,讓他們自己自力更生,並且給國家做貢獻,誰讓近年來多地有災,糧食歉收呢。




聖旨說的好聽,但其實就是讓他們自生自滅的,身無分文,現在又沒法開荒種地,每天的吃食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好在衙門給他們安排了住的地方。




不過等到了地方,才發現所謂的住的地方,不過是荒山上的幾件破屋,還是原本是山上打獵的獵戶臨時歇腳的地方。




可能考慮到他們人多,又在旁邊搭了兩間茅草屋,勉強夠一行人住。




看得唐父和嫡母心酸的要命,他們什麼時候住過這樣的地方。




看著嫡母紅紅的眼眶,唐婉上前握了握嫡母的手,輕聲地說:“母親,會好的!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婉兒說的對,好在一家人整整齊齊,平平安安的。”嫡母雖然笑容有些勉強,但這麼一想也對平安比什麼都重要。




比起唐父的無奈和嫡母的傷感,唐婉倒樂觀很多,畢竟她是有空間可用的人,至少溫飽不會出現問題。




而且來到邊關,對女性的約束也會更少,做事也方便。




以後,她會努力帶領全家發家致富,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安撫完嫡母和父親,接下來安排人打掃衛生,整理行禮了,就這麼安頓下來了。




但這裡什麼糧食都沒有,也沒有炊具,這讓大家很頭疼。




好在來的路上買的乾糧還有些,大家還像之前趕路的時候,吃些乾糧湊合。




不過唐婉等下人下去後,從空間拿出些吃食,一家人吃了起來。




至於睡覺還真是個問題,只有三間屋子,大家只能擠一擠,唐父唐母和小兒子一間,兩個女孩子一間,剩下一間讓下人們擠一擠。




不管怎麼樣,不用風餐露宿,在狹小的車廂裡湊合,這還是件讓人開心的事。




漠北的確比京城涼了不少,現在天氣已經入秋了,不過還沒到冬天,所以哪怕沒有被子,但屋子也能勉強能保暖。




唐婉拿出幾件自己帶的厚衣服和大氅,給家裡人分一分,大家就這麼湊合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分工合作,好在帶幾個丫鬟僕人勉強夠用。




現在唐婉當家,她特意觀察過大家的面相,都算是老實忠心的,用起來倒也放心。




她把人分成兩隊。




一隊去城裡負責採買,買鍋碗瓢盆,材米油鹽,還有被褥之類的必需品。




一隊留在山上負責責搭建廚房的,修補門窗,建圍牆的,能幹的都動手幹活了。




他們現在住的地方算是半山腰,但只有他們一家人,所以必須得建院牆,不然不安全。




廚房也是必須的,不然一家人吃飯都成問題。




其實唐婉是想直接建新屋的,但是考慮到自家是被流放的,不好太高調。




當初流放是要求沒收財產的,總不能剛剛來了就花大筆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