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月半 作品

第 209 章 傻人有傻福

劉據見狀朝曹女跑去,一邊洗手一邊問:“大舅,我可以和伉兒一塊來嗎?”

“可以。但是不許鬧著要父皇母后。他們不可能來此陪你避暑。”

小劉據嘀咕:“為什麼不可以啊。”

竇嬰:“因為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

這樣的道理劉據就是聽懂了也不想懂,小嘴巴嘟嘟囔囔一會兒,擦擦手抓起黃瓜,開開心心吃起來。

衛長君叫曹女把靠在樹上的草蓆攤開,兩個小的跪坐在席上吃。不想吃了就趴在席上玩兒。

看著他倆天真快活的小樣,竇嬰夫人不禁說:“以後長大了會很懷念在你這兒的日子吧。”

衛長君前世童年很快活,只要他老老實實做作業,他父母才不管他去誰家寫字,跑去哪兒寫。

玩的忘記回家吃飯,父親或母親氣得大吼大叫,祖父祖母疼長孫,反而會數落他父母,你們跟人打牌嘮嗑的時候沒忘過做飯嗎。父母敢反駁,祖父母會細數他們年輕的時候幹過什麼。

今生衛長君前二十年的日子沒有任何色彩,昏暗無望。衛長君有原身記憶,想想前世,再想想今生,他希望衛家孩子童年都能像他前世一樣快樂。

衛長君扯出笑意說:“這麼小的孩子,跟他們講《禮記》也聽不懂。再說了,據兒不用上戰場,沒必要一天練幾個時辰弓箭。伉兒五歲,跑快一點能摔著,不玩兒能做什麼。”

兩個小的看向衛長君。

衛長君:“老夫人意思再給你們加一些功課。好不好?”

兩個小的齊刷刷搖頭,然後一起瞪竇嬰夫人。

衛長君叫曹女給他找兩尺細麻線。

曹女到屋裡就找到了:“郎君要這個做什麼?”衛長君看著小外甥和大侄子你推我一下,我給你一巴掌很是無趣。天氣炎熱,他倆也不想踢球,也不能再由著他們禍害雞鴨鵝,衛長君就想到翻花繩。

衛長君先弄出花來,叫曹女撐著,然後他翻到自己手中。曹女驚訝:“郎君怎麼做的?”

“你撐著。” 衛長君又遞給她,這次翻慢一點,“看清楚了?”

曹女要試試。

幾次不成,曹女洩氣,兩個小的被吸引過來。衛長君叫大外甥撐著,小外甥看,他來翻。劉據手巧,衛長君來回三次他會了。

隨後小少年把繩子拿走,拉著表弟坐下,叫表弟給他撐繩。

衛伉乖巧,當真撐著花繩看著他翻。

竇嬰不禁搖頭:“我之前說錯了,不像先帝。但也不想你們兄弟幾個。”

衛長君脫掉草鞋,用腳輕輕踹一下大外甥的背:“弟弟好欺負也不能這麼欺負。”

小少年有一點點羞愧:“沒有欺負弟弟。伉兒不會,我翻給他看。伉兒,你會了嗎?”

撐了一盞茶的工夫,就是傻子恐怕也學會了。何況衛伉不傻。

劉據把繩翻到自個手裡:“伉兒,試試。”

衛伉翻到手裡,高興地笑了。劉據雙手捂著他的小臉:“表兄對你好吧?”

衛伉點頭:“教我翻玩兒。”

竇嬰不禁捂臉。

他夫人張口結舌,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好。

隨後夫妻二人看衛長君,你也不說點什麼嗎。

傻人有傻福,好比衛仲卿。

換成別人,劉徹聽到“寧乘”出的主意,第一反應一定是其想陷害王夫人。換成衛青,劉徹只想到他不長腦子。

這話叫外人聽來去,只怕會認為劉徹被衛家人下了藥,堂堂大將軍怎麼可能無腦。

七歲的劉據能聽懂很多話,當著他的面,衛長君可不敢說實話:“伉兒像據兒這麼調皮,攆鵝的時候就爭起來了。不可能一個攆一個看。”轉向竇嬰:“敬聲跟去病玩不到一塊去,也跟阿奴玩不到一塊去,跟霍光極好。您老可知為何?”

竇嬰指點過霍光一段時日:“敬聲說傻話,霍光也不會說他傻。”

一老一少閒聊的時候,霍光提過一句,敬聲不傻,心思乾淨,不會多想。

衛長君搖頭:“秉性。”

竇嬰夫人聽糊塗了:“不是秉性相投處的更好嗎?”

衛長君:“那是喜好,比如都喜歡蹴鞠,都喜歡追鴨子攆鵝。脾氣相似在一起只會是針尖對麥芒。”頓了頓,“也有例外。兩個人互相體諒。”

竇嬰夫人笑了:“這說得怎麼跟夫妻似的?”

“夫妻關係有家庭文書約束。友人之間沒有。想要長長久久維繫起來比夫妻關係難多了。”衛長君問竇嬰,“您老還有幾位友人?”

稱得上至交好友的,竇嬰一個沒有,不是都死了,而是隨著他離開朝堂越久,關係越淡,直到變成點頭之交。

竇嬰忽然發現衛長君也沒朋友。這麼多年來走得近的只有韓嫣一個。

“長君,你有沒有想過找幾個朋友?”竇嬰捶捶腿,“我這把老骨頭,估計沒幾年了。這次說的是真的。韓嫣不定什麼時候回來。”

衛長君:“您還怕我寂寞?”朝倆小的看一下。

竇嬰:“他倆長大,阿奴和破奴的孩子也該出生了。可你到那時候四十多了,哪有精力幫他們看小的。”

衛長君算算時間,到那時霍去病二十三四歲,也不知道會不會生病。要是得病一場,他就替霍去病請兩年假,帶著外大外甥遊山玩水去。

嘟嘟只能續命,不能保證霍去病活蹦亂跳地到壽終正寢。

“屆時陛下肯定忍不住出去。我跟他一塊也省路費了。”衛長君笑道:“即使陛下不想巡視天下,我也會攛掇他上泰山去東海。”

竇嬰脫口道:“封禪訪仙?”

衛長君愣了愣,笑得直搖頭:“陛下唯有親眼看過才能相信神仙可遇不可求。”說到此,突然想到鉤弋夫人,無論如何他得活到鉤弋夫人出現那年,就算劉徹忍不住把其納入後宮,他也得拆穿她的小伎倆。

什麼堯母門,論給自己造勢還得是古人。

竇嬰:“陛下會恨你的。”

“頂多恨三天。”衛長君不擔心,“不理他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