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印刷書本

 小孩被問懵了,很是不解地問:“幹活?”

 “糧食沒了得從地裡挖。以前你家吃的糧食就是我叫牛固送的。忘了嗎?”

 三歲小兒哪記得,搖了搖小腦袋。

 “回去吧。”衛長君給他擦擦眼淚,“舅舅幹完活,給你做把弓箭,下次見著你給你。”看到小孩睜大眼睛,“你拿得動的。”

 小孩很羨慕表兄的弓箭,可惜他拿不住。聽到這,他連連點頭,鑽進車裡大聲喊:“快走!”

 劉徹震驚,兩位公主目瞪口呆。隨後父女三人相視一眼,一致認為那不是公孫敬聲,否則哪這麼容易打發。

 霍去病捂著小嘴偷笑。

 劉徹揪住他頭上的小揪揪:“從實招來!”

 霍去病搖了搖頭。劉徹瞪他。霍去病放下手:“得從頭說起啊。可頭不好說。”

 “為何?”

 霍去病先看一下大舅,見他神色如此,像是早已忘了:“小混蛋一下車,見著大舅就給大舅一巴掌,還是朝臉打的。”

 父女三人呼吸驟停,然後不約而同地轉向衛長君,判斷這句話真偽。

 韓嫣認為此事由旁觀者說出來更令人信服,他大概從頭說一遍。其實也就頭七天的事。七天後小公孫敬聲就不敢鬧了。至少當著衛長君的面由熊孩子變成乖娃娃。

 然而韓嫣越是說的客觀,劉徹越氣,他恨不得供起來的人,被個小混蛋打一巴掌,“公孫賀怎麼養的孩子?”

 衛長公主使勁點頭:“看我下次怎麼收拾他。”

 二公主附和:“打斷他的手!”

 “咳!”劉徹被口水嗆著,趕忙蹲下說:“打斷手就過了。可以給他個小小教訓。”

 二公主連連點頭:“打爛他的臉!”

 劉徹很想附和,一想女兒年幼,由著她以後長大了保不齊又是一個劉陵:“打一巴掌就成了。畢竟你大舅打過他了。”

 二公主想起什麼,朝衛長君跑去,仰頭問:“大舅,疼嗎?”

 衛長君蹲下抱起她:“當時懵了忘了疼。等我回過神就把他按到腿上打了一頓。打的他嗷嗷哭,我就不疼了。”

 小公主摸摸他的臉:“阿母不許我打。下次,我要,我要把他抓去宣室打。不叫阿母看見。”

 劉徹趕忙說:“朕的宣室不是你的刑場。”

 “刑場什麼呀?”二公主不懂。

 劉徹給衛長君使眼色,趕緊勸勸。

 衛長君:“如今的敬聲已經不是以前的敬聲。你也看到了。不論小孩,還是舅舅這麼大的,都會犯錯。你也會。錯而能改,就是好人好孩子。舅舅不計較,你也別生氣了好不好?大舅知道,你是為了幫我。如果你不聽舅舅的話,或舅舅同意你打敬聲,以後你犯了錯,然後改了,你父皇依然要懲罰你,我怎麼勸說呢?”

 二公主如今五歲,沒有老師,但有識文斷字的女官為其開蒙。衛長君這段話很長,但說的很慢,小公主懂了,可心疼的摟住舅舅的脖子,小臉貼著他的臉,不甘不願地說:“我聽大舅的話。饒他一命!”

 劉徹不禁問:“這些都是跟誰學的?”

 衛長仰頭看著他。

 劉徹驚了:“朕?”

 衛長公主微微點頭。

 劉徹滿臉不信。

 衛長君問:“除了陛下,誰敢說饒他一命?”

 劉徹無言以對,改說:“朕以後注意。”說出來想起要不是公孫敬聲,二女兒也不會說出這番話,“朕改日跟公孫賀聊聊。不會養就別生!”

 嘟嘟被這句話驚出來,[我沒聽錯吧?我沒聽錯吧?]

 [你就聽他說吧。連二公主什麼時候跟他學的都不知道,往後劉據不聽他的,他也是說,子不類父。]衛長君不動聲色地看一下嘟嘟,[趕緊消失,我現下沒空。]然後叫二公主坐他手臂上,他直面劉徹,“這就不必了。敬聲跟來之初像換了個人。公孫賀看得見。他若認為我此舉乃揠苗助長,即便沒有我過兩年長大就懂事了。陛下找他反倒叫他認為,我打了他兒子又告御狀。過於小肚雞腸。”

 劉徹:“若認為你教訓的對?”

 韓嫣替衛長君說:“自會登門道謝。”

 劉徹點點頭,忽然意識到不對,“你大妹不是在嗎?”

 韓嫣冷笑一聲。

 劉徹來了興趣叫他趕緊說說。

 衛長君帶幾個小的進屋,吩咐奴僕給天家父女準備吃食。

 到廚房門外,衛長君見鍋冒煙了,吩咐鍾媼改小火,以免籠屜下的米粥溢出來。隨後他帶著兩個小公主洗手,然後叫大外甥領外甥女去堂屋。衛長君到廚房挖一瓢白麵,令西芮摘蔥。

 廚房裡不甚熱,衛長君化開鹽稅親自和麵:“肉鬆吃完了。只能叫他們喝白粥了。”

 曹女:“等牛固回來叫他去城裡買些豬肉?”

 衛長君微微搖頭:“城裡豬肉不如我們養的乾淨。北邊八陽裡養的也不行。只能找陛下。”

 劉徹聽完韓嫣的解釋,又想找衛長君說些什麼。到廚房門口停下:“你在這兒?找朕做什麼?”

 “下次來送我一扇豬肉,給兩位公主做美食。”衛長君朝豬圈方向看一下,“只有小豬崽。大豬在茂陵,現下不能殺,留秋後和過年的時候吃。”

 上林苑有個很大很大的豬圈,宮裡吃的豬肉便來自上林苑。劉徹習慣了羊肉,六七兩個月才殺一頭,“朕叫人給你送一頭。”

 衛長君微微搖頭:“不能久放,我們三家一頭豬吃不完。陛下,先湊合一下。我叫去病和阿奴帶幾個孩子弄幾隻兔子,晌午再飽餐一頓。”

 霍去病耳朵靈,聽到“兔子”跑出來,確定是叫他抓兔子,立刻撇下妹妹叫阿奴準備弓箭。

 劉徹聽到不上山,令黃門帶兩個女兒出去看一會,待雞蛋羹不燙了就回來吃。

 小的打發出去,劉徹問衛長君:“你們兄妹之間以前不是很好?朕時常聽子夫說,你又叫人給她送什麼什麼。”

 衛長君冷冷道:“我就是送多了。”麵糰往盆裡一扔,砰一聲,劉徹嚇一跳,不敢再問:“生氣歸生氣,別拿面撒氣。”

 衛長君“嗯”一聲,蓋上乾淨的布,把面盆放鍋旁邊發一炷香就差不多了。隨後衛長君用小鍋做油酥,留著做蔥香千層餅。

 劉徹見衛長君顧不上他,就去堂屋吃剛出鍋的雞蛋羹。韓嫣跟進去把竇嬰的書交給他。

 竇嬰安安分分養老,也沒偷偷往朝中安插門生,這點令劉徹很滿意,大致看一遍就直言道:“這本朕帶回去。”

 衛長君洗洗手進來看到茶几上的書,想起嘟嘟提醒他的事。要不是小外甥鬧騰,衛長君也能想到:“陛下想不想這本書快速傳到各郡縣?”

 劉徹眉梢一挑:“朕改日叫公孫賀把兒子送來你養?”

 衛長君頓時不敢賣關子:“字反過來刻木板上,刷上墨印到紙上。最初肯定跟寫的一樣慢。十本二十本之後,一個時辰就能印一本。需要印哪本就刻哪本。今年用了明年還可以印。陛下,此舉如何?”

 劉徹聽他說的輕巧就沒上心,轉而一想印刷快是其次,大大降低了書的價錢,稍稍有些積蓄的鄉民都買得起,頓時感到不可思議,張口結舌:“長長君,你你——”

 “與我無關。”衛長君撇清,“好比紙的做法。”

 劉徹:“那你也可以不告訴朕,亦或者等著朕問你。”

 衛長君無奈感慨:“誰叫我心地善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