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美 作品

第302章 新起點



 老太太也不願意放她們走,就說:“先在我們家住幾年吧,過幾年再找個心善的好人家,去外面做個平頭娘子,把你老孃也接去,免得她孤苦無依。”


 香菱和她娘就是這樣想的,母女倆個就在榮國府後面家生子住著的衚衕裡安家了,安安生生的過日子,一日三餐倒也平靜。


 薛姨媽只能先賃了房子住著,她手裡如今也沒太多的錢,眼看到年底了,年底去戶部交割的日子又來了,所以這時候有錢也要緊著先去戶部交割的事兒。


 薛姨媽一家從榮國府的後門離開,薛姨媽掀開馬車的簾子,看著越來越遠的榮國府後門,就覺得心裡五味雜陳。


 當初來的時候是從中門進來的,那時候榮國府上下都是笑臉相迎,薛家還是身價百萬的大富人家。如今離開,是從後門走的,走的時候榮國府鬆了口氣,可薛家已經元氣大傷了。


 她放下簾子,滿臉愁容,清晰的感覺到自家的日子是越過越薄。怎麼成了這樣子?


 薛寶釵送薛姨媽離開,這時候也嘆口氣,被鶯兒扶著往大觀園去。


 薛姨媽心裡五味雜陳,薛寶釵比她心裡想的更多,感受更復雜。


 她一步步往大觀園走,路過剛剛搬空的院子,站在門口往裡面看了看。想著如果放棄眼下的路子,放棄皇商資格,賣掉大部分的鋪子遣散大部分的夥計,回金陵老家,像是普通商人一樣安心經營,斷尾求生等待機會東山再起,如何?


 這樣也不是不行,甚至她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可是又不甘心,祖宗留下的皇商資格就這麼沒了,百萬家產只剩下一半......越想越不甘心,越是不甘心就越是難受,越是難受越是不甘心......不能就這麼認了,總想再拼一次。


 就在她思索的時候蘑菇來了。


 蘑菇笑著問:“薛姑姑,你還有東西沒拿完嗎?”


 薛寶釵看她揹著手,但是背後的手裡拿著長長的紙卷很顯眼,就知道是圖紙,掛著笑容問道:“你這就打算開始推平這處院子了?”


 “嗯!早點動工我冬天就能用了,要不然就要拖到明年了。一年又一年,我也是客,還能用幾年?”


 薛寶釵無話可說,和蘑菇比起來,她是客,蘑菇是主。但是實際上,蘑菇也是客,早晚也是要走的。


 可人家是嬌客,人家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她就是心有不甘也說不出來,這就是寄人籬下的苦楚,她今兒體會到了。


 她對著蘑菇點點頭,扶著鶯兒的手往大觀園去了。


 蘑菇看著她走遠,想起一個關於郭子儀的故事。


 唐朝大將郭子儀被封汾陽王,一次他閒來無事,拄著柺杖去營建王府的工地,跟一個老泥瓦匠說要把房子修的結實點。老泥瓦匠就說:“我們祖孫三代做這個的,在長安不知蓋了很多府邸,可是隻見過房屋換主人,還未見過哪棟房屋倒塌了的。”


 郭子儀從此再沒有去過工地,郭子儀活著的時候郭家富貴,時逢郭子儀六十大壽,王公卿相俱來祝壽,七子八婿個個貴顯,家中堆笏滿床,惹人羨慕。


 然而到了郭子儀曾孫當家的時候,郭家已經沒落,當初建造王府的老泥瓦匠確實用心,王府的房屋還屹立不倒,可是郭家的後人無力維持,把大部分宅邸賣給了法雄寺。


 有人來到寺中,回想起當初郭家七子八婿堆笏滿床的富貴,寫下了一首詩:“汾陽舊宅今為寺,猶有當年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散,古槐深巷暮蟬愁。”


 又過了三十年,郭家徹底沒落,有人經過昔日的建築前,忍不住寫下來一首新詩:“門前不改舊山河,破虜曾輕馬伏波;今日獨經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陽多。”


 蘑菇就想長出一口氣,想著榮國府第一代主人到如今,她已經是第五代人了,君子之澤,五世當斬。富貴還能延續幾何?


 自己今天歡喜的建了一處跑馬場,將來這裡又是誰站在這裡指指點點,要改建這處地方,然後會不會有人再寫下一首詩?


 她生出一種站在時間裡頓生渺小之感,更生出一種只爭朝夕的緊迫。


 一輩子該怎麼過?


 也學著郭子儀那樣“破虜曾輕馬伏波”嗎?